郑时哪里晓得这些细枝末节。
乍一被问,他明面上瞧着倒很镇定,也用几句冠冕堂皇的话搪塞了过去,但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一刻的心慌。
桃香也没有多为难,只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是我莽撞了,还望郑堂主莫要计较。”
丢下这话,她便领着水菱几人去了后头。
后头单独一院落有专门熬制药材的厢房。
这里,才是今日桃香的重点。
文昌阁内,盛娇正伏案忙碌。
身边的曹樱菀手脚麻利,已经按照她所需将那些书籍一一整理,重新按照顺序登录在册。
一小官手捧书册进来了。
“女君大人,这是各位主事大人交上来的,还请女君大人过目。”
盛娇头也不抬:“放那儿吧。”
“是。”
“你来得正好,顺便告诉几位大人,等今日事毕,我会在正堂与他们见面,编撰藏书到今日,也该有个汇总;若无要事,不可缺席,我还要起草折子,回奏陛下的。”
盛娇吩咐道。
小官拱手低头忙应下。
消息传回那些主事官的耳中,众人相顾无言。
“这元贞女君,还真是够严格啊。”一人发出感慨。
每三日查一次进度,每五日一次汇总,次次都能言落其实,也没有什么假大空的腔调,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之处。
若有人提出疑问,或是想点出她的不对,她也不生气,而是就事论事与对方探讨一番,若真是她的不对,她也会即刻改正,那效率叫一个干脆利落。
本以为她会怀恨在心,却不想她面对接下来任何的提问都是一样的态度,一视同仁。
瞧她这般,有人甚至心中暗暗赞叹:不愧为盛公之女啊……虽为女子,可却光风霁月,落落坦荡,叫人心生佩服。
如此一来,文昌阁内少了很多不满的声音,多了好些努力用功的势头。
每五日一次的汇总,也成了大家高谈阔论,彼此探讨的绝佳机会。
每到这一天,大家都会畅抒己见,受益匪浅。
盛娇坐在其中,手边一盏淡茶,浅笑嫣然,时不时与众官讨论,时而缓和如风,时而言辞锋利。
又是一日汇总结束,众人各自别过。
文渊阁的主事官谢言今日却留在了最后。
他有话要对盛娇说。
“谢老。”盛娇见礼。
“前些日子的事儿我听说了,你能以一己之力让文昌阁的这些人服你,当真不易;我与你父亲是旧识,本就引为知己,论理我应该来助你一臂之力。”谢言轻叹。
“谢老不必多言。”盛娇莞尔,“您不来才是对的,若您来了,以您的资历和能耐必然能叫他们安静,可他们终究服的是您,而不是我;到时候又会平添麻烦,还会连累了您。”
“你明白就好。”谢言苍老的眼睛里满是赞赏,仿佛透过眼前的晚辈看到了老友的身影,“若你父亲还在,看见你这样出彩一定也会为你高兴骄傲。待你完成编撰藏书,我便要告老还乡,远离京城,届时……我会举荐你入文渊阁,接替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