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投名状》上映(2 / 2)

这一招,他记忆里是陈凯戈的《梅兰芳》最先用上的,那时候还被无数人吐槽。没想到阴差阳错的被陈导用上了。

“林导,《投名状》一上,《夺宝联盟》还是受到了影响的。昨天的单日票房,已经跌下了2000万,只有1980万。

接下来的几天是《投名状》的票房强势期,咱们的收益肯定还会被打压。所以,我想再开始一轮宣传。”

《夺宝联盟》上映7天,已经拿下了1.5亿,李翔觉得努力一把,冲一冲3亿并不是没有希望。

“可以。”

林凡同意道:“跟另外几家出品方商量下,再投1000万用作宣发。就说是我说的。对了《你的名字》做的怎么样了?”

比起《夺宝》,林凡其实更关心自己主演的《你的名字》,这电影对他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特效部分已经完成,配音剪辑,也弄的七七八八。你和亦飞回来就能看成片了。具体到时候,您自己看。

对了,华艺给咱们发来了一份邀请函,是《集结号》首映礼的邀请。还有一份是给亦飞的,还邀请亦飞作为首映礼上的表演嘉宾。”

李翔想了想,又特意强调了句:“请柬是王中君亲自送来的公司。给亦飞的活动报价也不低呢,2首歌20万。

啧啧,1分钟2万多,早知道那时候我就该报表演或者声乐的。”

林凡听到是王中君亲自送的请柬,还有这报价,还真挺有诚意。不过在知道首映礼的日期是18日后,也只能拒绝。

刘亦飞知道后,也有点遗憾。

2首歌20万,当初拍神雕,又是吊威亚,又是练打戏,拍了半年也才30万的片酬。

虽然不在意,但林凡还是低估了有些人的无耻。

弯弯1700万台币,港岛1200万港币,再加上内地的票房,上映5天后,《投名状》给出的首周票房,就这么三地一加,直接破亿。

虽然那两个地方也是华夏大地,但票房系统却是独立的,还是头一次有人这么算。

除了票房的另类算法,内地电影人们也从陈导那儿学到了一手宣传的本事。

以前大家宣传电影,无非是跑路演,上节目,打广告。而这次,陈导开辟了新赛道。

陈可辛以文化人的身份和弯弯的知名学者张大春来了次对话。

“我觉得《投名状》超越了《刺马》本身,超越了中国历史形塑上千年桃园三结义的刻板论述,也超越了水浒传对兄弟情谊的江湖论述。”

这次专访被做成了时长2个小时的特辑,张大春对陈可辛极尽推崇,就好像在他眼里陈可辛不是一个导演,跟孔子再世一样。

宁昊都忍不住打电话给林凡吐槽,这到底是收了多少,才能这么不要脸。

除了张大春,还有蔡澜:“陈可辛终于是世界级的导演了。今天看了他的《投名状》,这么觉得。如果你电影看得多,就知道有些是拍给天下的观众看的,有些只限于某些地区罢了。”

陶杰:“《投名状》上映,作品的基本色调一片灰黑,一反中国古装大片的‘娘味’。”

这两年,大家还是很吃专家或者文化人这套的。

一个个知名学者文化人的下场,确实让《投名状》的成绩又往上窜了窜。

但日票房还是卡在2200万,没有再进一步,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票房也注定会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