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心里毕竟还是有着家国大义的,对于北方蛮夷的行径也深恶痛绝,因此为了能够帮助国家打好这场仗,追讨国库欠银的这个恶人,就由他来当好了。
虽然林海已经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但也知道追讨国库欠银的事情不是那么好做的。
毕竟借钱的那些官员都有太上皇当年的旨意作为护身符,林海也不能对他们逼之过甚,否则,岂不是会让太上皇心中留下芥蒂?
特别是那些借钱的官员中,还有不少是太上皇的心腹老臣,被逼的急了,只要到太上皇的大明宫前去哭诉几次,说不定太上皇耳根子一软,就会让追讨国库欠银的事情功败垂成。
除此之外,林海也私下摸查了借钱官员的家境,的确有一部分比较清廉的官员,不从国库借银子就压根无法\/正常的过日子。
毕竟京城居大不易,何况官员还要有该有的排场,否则迎来送往的时候只会失礼见笑于人。
对于这部分官员,向他们追讨欠银就相当于是逼着要他们的命,林海也实在于心不忍。
但若是要对他们网开一面、区别对待的话,另外那绝大部分有实力偿还国库欠银的人,多半也会趁机继续观望,不肯拿出真金白银来了。
理由都是现成的,既然别人可以不还,那他们也可以暂缓还债。
林海自己在心里推敲了无数遍,都没办法做到一碗水端平,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把追缴国库欠银这件事情做好。
因此即便回到林府之后,也仍然还是愁眉不展,这才引起了黛玉的注意和询问。
黛玉一听,这题我会呀。
后世的历史书里,似乎也提起过类似的一档子事情,当时的皇帝和他的心腹为了追讨国库欠银,也是在官场上掀起了偌大的风浪,最后甚至还逼死了人命,不得不丢出几个管事的人当替死鬼平息众怒。
后世的网友们针对这段历史也纷纷大开脑洞,有过各种各样的讨论和设想,其中有不少都可以作为借鉴。
黛玉当即就向林海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些实际上只是拾后人牙慧的一些东西,此时听在林海的耳中,却有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
原来事情还可以这么做。
林海在心里大呼自己学到了。而且细想之下,觉得黛玉所提出的一些想法,同去年朝廷在赈灾的时候所公布的许多政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究其重点就是揪着满朝文武爱惜颜面的特点不放,又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分而化之,采用不同的方式追缴欠银。
对于那些短期内确实无力偿还国库欠银的,黛玉提出了一种相当新颖的分期付款的想法,只要这些人在追缴国库欠银的行动中,前期先配合国库的工作,象征性的偿还一部分银两,剩下的那些银子就可以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偿还。
当然,黛玉也想到了这部分比较清廉的官员,或许就算再当个几十年的官,也没办法让自家变得更富裕,说不定国库的银子会越欠越多。
对此,她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