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追讨计划(2 / 2)

但等到国家缓过来这口气、北边的那场仗打赢了之后,一旦财政状况不再那么紧张,这时候皇帝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还没有还清欠银的官员中挑选出一部分值得争取的、比较清廉的,从自己的内库里贴钱给他们把窟窿补上。

如此一来,这部分官员今后所感念的,就将是皇帝的恩德了。

以上的这些设想,都是针对那些家境确实贫困、很有可能还不上国库欠银的官员而说的。

但实际上,这样的官员在欠银子的人里只占极少数,绝大部分从国库里借银子的官员,其实都是家中颇有资产的,而向他们追讨国库牵引的最大的难题,就是他们压根就不会心甘情愿的偿还欠银,当这个出头鸟。

这其中的原因就相当复杂了。

有的官员是仗着自己资历老,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因此为了维护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对皇帝的命令阳奉阴违。

也有的官员或许就单纯只是看林海不顺眼,想要给他的仕途之路使绊子,因此故意拉帮结派,让身边的人都不偿还国库欠银,以便让林海铩羽而归,难以取得应有的功绩。

还有更多的官员,完全就是出于自私自利的思想,反正国库的银子不借白不借,这些年来仗着他们的身份地位,从国库里挖了不少银子出去贴补自家。

借银一时爽,还银火葬场。

这部分人早就习惯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借到手的银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被他们挥霍一空,心里说不定还在盘算着怎样从国库里捞更多的银子出来呢,又怎么会老老实实的把已经花掉的银子再吐出去?

而且这些人并不是完全没有还债的能力,只不过真要立刻还了国库欠银的话,绝对会让他们伤筋动骨一番,日后只能节衣缩食的过日子,再不能像以前那样挥霍无度、花天酒地。

像是以贾家为代表的勋贵一派,就大多是处于这样的心态。

所以大家都彼此观望,拧成一股绳,就是顶着不还债,这种时候谁要是率先还债,那就成了被千夫所指的出头鸟,绝对会被同僚们戳着脊梁骨在背后暗骂。

毕竟有的家族伤筋动骨还能怀上国库欠银,但有的江河日尽的人家却是真的还不上来,所以先还银子的人家岂不是把后面的人家架在火上烤了?

勋贵们彼此之间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是彼此勾连起来,坚决不还银子的话,就连皇帝也拿他们没办法,这才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不过黛玉知道,就算勋贵们能够挡住这一波的追讨国库欠银,也逃不过下一波皇帝的秋后算账。

与其到那时同样会伤筋动骨,还给皇帝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倒不如现在破釜沉舟、断尾求生,积极偿还国库欠银,好让皇帝对他们的印象大为改观。

所以黛玉已经替林海找到了啃下勋贵这块硬骨头的突破点,那就是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