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功震朝堂(1 / 2)

历朝历代,虽然有着长幼尊卑的礼法,但储君之位的争夺从未有一丝停息,此事既是国事,同样也是家事。

这是极为敏感的话题。

面对始皇帝,更无朝臣敢出声妄谈储君之位!

诸位公子也是心知肚明,颔首做礼的眼神里,都有着几分妒意,也始终不敢显露出来,只得以心急如焚的静候。

大殿突然静得出奇,气氛变得很是微妙。

九阶之上。

端坐龙位的始皇帝,一眼就看出大部朝臣的心中所想,也对这种紧小细微并不在意,目光只是向着前列望去抄。

“李斯,你以为该当如何?”

沉声一响。

满朝臣子都心头猛揪,竖起耳朵静听。

李斯稳稳出列,双手做礼。

“启禀陛下。”

“七公子此行功绩非凡,当依律赏赐,其余有功绩者也当重赏。”

沉声平稳如常,回答中规中矩。

李斯位高权重,能在人才济济的大秦出任相国,甚至地位还隐隐盖过蒙家一头,自然有着非凡之处。

作为当今文臣之首,他就是最懂为官之道的人.

这话语自然很是聪明,既没有任何偏袒,也依照着陛下的部分心意,对大功归来的七公子给予赏赐。

依律二字,完完全全体现了李斯的谨慎。

哪怕是在百官面前,哪怕是在始皇帝的俯瞰下,这位儒雅的中年相国,始终没有流露任何破绽!

望着李斯恭敬做礼的模样,始皇帝眼无波澜。

十年如一日。

李斯的稳健,还是如同曾经,对于他的忠诚,无需任何怀疑,于公于私都做到了人臣的极致。

只是听着这种回答,始皇帝也有些意兴阑珊。。

旁人根本听不出是喜是怒,闻声再次响起。

“蒙毅,王贲,你二人以为如何?”

先是相国李斯,而后又问及两位重臣。

这两人,一位是世代将门出身的蒙家长子,身为当朝文臣,颇受信任;一位是军神王翦的儿子王贲,当年也曾率兵攻伐诸国,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1

这两位都被再次问及,此次赏赐的分量愈发耐人寻味!

两人闻声出列,却是有了明显的态度。

“启禀陛下,臣以为当重赏七公子!”

“陛下明鉴,七公子的近来功绩,天下有目共睹,朝臣也都叹服,无论文治武功,都已出类拔萃,臣斗胆进言,当重赏七公子,以彪炳天下。”

随着这两人的接连出声,朝堂的氛围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他们的话语,已经摆明了支持之意,王贲或许有私情在其中,毕竟扶苏公子和他们家渊源极深,自然更偏心扶苏。但蒙毅却是直言,七公子的功绩,足以彪炳天下,文治武功也已出类拔萃!

这种话语,几乎等同认定七公子有储君之姿!

蒙毅虽是文官,但身为数代将门之后,在武将之中的地位也非同凡响,他能在朝堂如此087大胆进言,瞬间就让不少武将心中动摇,接连有人出列附和!

“陛下英明,末将以为当重赏七公子!”

“陛下英明,末将以为当重赏七公子!”

“陛下英明,末将以为当重赏七公子!”

眼看已有十余人出列!

在非凡的功绩之下,曾经复杂的夺嫡之争,好像就要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不少公子已经眼露急色!

就在这种关键时刻,赵高也亲自出列附和!

“陛下明鉴。”

“臣斗胆一言,七公子文治武功皆为上乘,此次东海之行,功绩斐然,臣斗胆以为,我大秦最讲求赏罚分明,如此丰功伟绩,自当重赏!”

嘶……

连赵高都出列附和这种提议,不少朝臣惊得不轻!

这一刻。

不仅仅是寻常官员为之震动,就连马上将要按捺不住的诸位公子,也猛然抬眸发懵,一脸出乎意料的神情!

震惊!

满场震惊!

朝堂中人都知,赵高可是胡亥的老师,此刻居然倒戈相向,要支持赢战?

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都被惊得心头剧震,根本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本就震动非凡的朝堂,突然也静得落针可闻!

始皇帝却始终不见任何多余神色,只是淡漠地注目着朝臣出言,直到望向静立多时的赢战,他的眼中才有几分精芒。

“战儿,你此行功绩不俗,满场臣子都已叹服。”

“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大秦储君!”

果然!

陛下就是有意立赢战为储君啊!

随着沉声震响,整个咸阳宫陷入了莫大的震动之中,仿佛见证一切的终结,新的时代将要被开启!

震惊!

满朝文武都被彻底震惊!

始皇帝传下帝令,宣布赢战为当朝储君,这就意味着夺嫡终结,天下大势即将走向新的篇章!

无论扶苏一脉,还是其余各位公子,都在此刻惊得心境起伏,无法相信结局到来的如此之快。

奈何,始皇帝之令即为天命!

百官莫敢不从,诸位公子也不敢于出声反驳,就算是整个天下,乃至于六国遗民,也无人敢反驳始皇帝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