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太后感叹自己技不如人中了圈套一心求死时,官家和皇后赶了过来。
皇后:“大娘娘就这么恨陛下,非要陛下去死吗?”
太后看了一眼皇后肯定道:“是!难道我不该恨他?”
因为官家不顾先帝恩情执意立生父为皇考,这无异于捅了太后的心窝子。
太后看着官家质问道:“我问你,天下岂有一子双父的?先帝刚咽气不过一年余载,你就忘了你这皇位是怎么得来的?你把先帝置于何位?!”
官家没有回答太后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所以,大娘娘你要废了我?”
这种情况太后肯定不能认啊,“我有说过这种话吗?”
太后身后的天使配合道:“从未听过,不过奴婢倒是跟刘贵妃说过,小心脚下。”
太后便把事情面不改色的推到刘贵妃身上,“这么说,想废帝的,是你的刘贵妃啊。”
被押解在门外的刘贵妃这才知道,从头到尾自己都是被太后利用的,她疯狂地想要摆脱控制,却被越拖越远。
从一开始,官家就利用太后安插在他身边的内监人,由他和刘贵妃向太后假传消息,就连顾廷烨被触怒官家被调至边关,都是官家做的局,从始至终,官家都没考虑过把皇位传给除桓王之外的皇子,所以这一切都是太后这一方在做无用功。
“呵哈哈哈……”
太后:“我一直以为你不是帝王之材,可到今天才发现你竟布置得如此缜密,真是让我佩服啊!”
官家此举也让太后伤心了,可若太后只在后宫颐养天年,不掺和朝堂之事果断放权的话,官家也不会织这样一直张大网等着太后撞上来,但皇权至上,若太后这都不争,那皇宫里哪还有她能说得上话的份。
太后:“官家大获全胜,何必还惺惺作态,或是鸩酒,或是白绫,选一样吧。”太后已经放弃生的希望了,无论官家如何处置她都接受。
可官家并未想过让太后死。
官家:“大娘娘,你与我偌大年纪再做母子,必然会互相猜忌,你不信任朕,朕也不信任你,朕和大娘娘都做错了事。”
可太后却觉得官家虚伪,暗讽道:“如此说来,我还得要谢谢你,再写一份罪己诏才好。”
皇后忍不住替官家说话了,“陛下只是希望大娘娘,能够到宫外别居。”言下之意就是不会要你的命。
这倒让太后感到不会了,她惊讶的看向官家,又惊讶于官家的宽容。
太后:“你不处置我?”
官家:“朕统权不是为了和大娘娘争夺,只是为了祖宗基业,天下江山。”
这时桓王身穿战甲走进来,太后还以为是官家不忍动手,作为儿子的他来代替了。
谁知桓王只见放下武器,跪下叫了一句“祖母!”
然后又向太后表明现状,先是称赞了先帝的功绩,但如今却不能安于现状,花无百日红总是有一定的道理,一旦朝廷出现衰迹,边疆便会起战事,若燕云十六州在他人之手,那后果将十分严重,不如就趁此机会收回失地,为以后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