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看着窗外在劳作的百姓。
“父亲,这些人跟咱们在汉中见到的那些蜀民还有些不一样。”
车内,另一个正在捧书细读的中年男人听到儿子的话。
笑着将书卷起来说道:
“哦?有何不同?”
中年人名为陶丹,任大吴扬武将军,担任边境守备。
此次前来天水,是奉了西陵都督陆抗之命为西陵防线筹备饷钱。
前番建邺的那些流言,虽然没有对陆抗的地位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但还是带来了一些不好的结果。
比如原本拨付给西陵的钱粮,有一部分调拨给了广陵的施绩。
陆抗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
相比较于陆氏,朱先更倾向于出身朱家的施绩。
数次上书无果后,陆抗便准备自救。
作为曾经拒绝过儿子陆晏前往成都提议的陆抗。
他自救的方式不是投降大汉或者魏国,而是自筹粮饷御敌。
恰好此时大汉宣布了第四个三年计划,准备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
消息传到西陵之后,陆抗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陆抗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手里还是掌握着相当一部分的生产资料的。
只是堂堂西陵都督,居然要靠自己行商来维持国家防线,未免令人心生唏嘘。
陆抗最终从手下的人里面挑选了陶丹出来,一来陶丹出身低微,不容易引起他人注意。
二来在武昌之变中,他对其长子陶操有救命之恩,故而陶丹对他还算忠心。
而和蜀汉做生意这件事当然是越不引人注意越好。
为了保密,也为了让儿子不为难,这件事他并没有告知陆晏。
只是让陶丹带着一应货物,伙同其余吴商一起前往天水。
陆抗压根就没打算把生意做到西域,他只打算把东西运到天水去赚差价。
而陶丹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化身行商,踏上了前往天水的道路。
同行者还有今年刚满十二周岁的次子陶侃。
只是让陶丹没想到的是,才刚刚进入汉中,便被眼前的一切给惊呆了。
当年刘谌为了消化突然涌进来的大量新铸直百钱。
发动了大汉的第一次大基建。
虽然后来因为别的原因烂尾了,但已经在计划的工程,比如汉中和益州的道路修建并没有停止。
因为这和后续的北伐息息相关,别的不说,一条平整的路光是在粮食运输速度上都要比普通的路快上不少。
战场上,后勤补给就是战斗力,这种投入在刘谌看来完全是值得的。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印证了刘谌的做法。
随着大汉打下陇西三郡,补给线被无限拉长,原本储存在汉中各地的粮草很快就被搬运的差不多了。
正是靠着这些新修的道路,才维持了大汉的正常运转。
期间,樊建也不停的征发徭役对这些道路进行维护,使得车马可以畅通无阻的通行。
吴国同样也有官道,也有专人维护,但是那种维护和眼前的这些官道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而且这样的道路还不止是一条,已经在汉中形成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网络。
陶丹甚至都能想到一旦大汉发动对吴战争,这些道路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把兵源和粮食运送到前线。
这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场景,怪不得蜀汉皇帝敢走祁山道绕道北伐!
陶丹的队伍并没有走汉水乘船前往天水,而是绕道沓中。
原因是汉水不比长江,并无商船通行,蜀汉水师只替朝廷运粮,不许他人借用。
而少年陶侃,也不完全是在瞎看。
和父亲的侧重点不一样,陶侃的重点放在那些沿途耕作的百姓身上。
蜀汉的百姓和吴国的百姓有大不同。
如果非要让陶侃说些什么的话,那就是蜀汉的百姓好像更加的像个人。
而吴国的百姓更多的像是挣扎求活的牲口。
虽然陶家出身寒门,但寒门依然是普通黔首无法企及的高度。
平时也不会和底层的百姓打交道。
所以在进入汉中之前,陶侃是没有这种感受的。
当和汉中的百姓相比之后,这种区别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他第一次在这些路边的百姓身上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虽然同样是辛苦劳作,但他们的脸上却带着笑。
而在过了祁山道,进入天水后,这种感觉就又不一样了。
天水的这些百姓的动作给陶侃的感觉很紧张。
陶丹笑着说道:
“洛阳那边传来消息,司马炎于年前停止了对长安的进攻。”
“司马攸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赶紧进攻蜀军,以期能够夺回陇西三郡。”
“否则等司马炎灭了刘渊,司马攸可就两面受敌了。”
对于这个小儿子,陶丹很是喜爱,自幼敏而好学,这次也是想着带出来历练一番。
陶丹说的这些东西,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情报,并不会涉及什么军事机密,说出来也不会有压力。
听到父亲的话,陶侃点了点头,看着外面忙碌的百姓:
“我听说蜀汉皇帝在益州和汉中做了很多改革。”
“还把这种改革带到了陇西。”
“恐怕这些人就是在担心万一司马攸大军打过来,蜀汉会拦不住。”
陶丹用手里的书轻轻敲了一下陶侃的头:
“你现在要做的是好好读书,将来出仕。”
“这些东西与你无关。”
听闻此言,陶侃立刻放下窗帘,乖乖坐好。
捧起一本书就开始读起来。
而这本书并不是什么大儒巨着。
而是在路过汉中的时候采购的。
书封面上几个大字很是醒目:《曹魏必败论》。
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刘谌!
此时,早一步已经到达天水的大汉商人正在和天水本地商人以及那些从益州迁到此地,又给朝廷递上投名状的人瓜分前往凉州的通商资格。
益州士族倒还好说,份额都是实打实的用土地换来的。
虽然吃了一些闷亏,但总体来说还是赚的。
而那些大汉和天水本地的商人,则为这件事忙的脚不沾地。
谁都知道这些份额意味着什么,这时候多一些份额,将来到手的财富就不可估量。
刘谌的解决方法倒也不难,效仿当初蜀锦和川盐的法子来做。
份额全都折算成钱,拿出多少钱来,就得到多少份额。
商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这些份额瓜分一空。
大汉则在短期内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充实了府库。
在这种情况下,陶氏父子和那些跟他们一起来的吴商,到达了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