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几人左等右等没有等来蒋才国耕地,却等来了蒋才国牵着牛去帮冯婶儿家耕地的消息。
小石村七十多户人家,冯婶儿和赵婶儿的遭遇差不多,早年就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独自拉扯着年幼的儿女过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要不是一直有老村长等人帮衬着,早就过不下去了。
当然,自从蒙小华脱离了潘家自立门户,赵婶儿和冯婶儿进了蒙家的工坊,日子也渐渐好起来了。
尤其是去年冬天,在蒙小华的支持下,冯婶儿和赵婶儿各自修了屋子,家里的日子似乎比其他人家还要好上一些了。
但是,这些却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她们的家里缺少劳动力。
若是平时,村里的人倒是还能帮衬一二。
但是到了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活要忙,翻地、挑肥这些重活、累活让孤儿寡母苦不堪言。
所以,在蒙正全和蒋才国商议帮村里人耕地的时候,冯婶儿和赵婶儿就成了第一批被帮助的人。
听到这个消息,钱桂芬顿时就不干了,撸起袖子就要去找蒋才国理论。
旁边的几个老妇人妇人们也鼓捣着要一起去。
就在众人群情激愤的时候,其中一个人幽幽的问道:"钱桂芬,老村长说的话你忘记了吗?"
钱桂芬三角眼一横,蛮横的道:"哼!他说了又怎么样?大家都差不多,要帮就一起帮,凭什么就帮那几家,我看蒋才国就是起了打猫心肠,不然他为什么只帮几个寡妇,肯定和那几个骚蹄子勾搭上了!"
这几个人本就是村里的长舌妇,所以才能和钱桂芬走得近。
所以,几个妇人一听钱桂芬的话,顿时眼前一亮,心中的八卦之火开始熊熊燃烧。
"钱桂芬,你有什么消息分享一下。"
"莫不是你听说什么,快说出来。"
"你这么一说,好像很有道理,不然为什么蒋家父子这么帮着那几家人,里面肯定有猫腻。"
钱桂芬一听自己激愤之下的胡言乱语居然得到了众人的共鸣,心中一下子冒出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她露出一脸莫测高深的样子,故作神秘的道:"你们自己想想,平常发生的事里,是不是有些不寻常,是不是看得出来一些猫腻?"
钱桂芬意有所指的几句话,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顿时给了几个妇人启发一般,纷纷对曾经的一些事情脑补了起来。
"唉,你别说,仔细想想,蒋才国好像确实对她们不一样,我就见过他和姓冯的说话特别温和。"
"我就说蒋才国对姓冯的不一样,他什么时候和咱们说话有那么好的态度,仗着自己老子是村长,就对咱们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嗯,我见他和姓赵说话也不一样,总是一脸笑,莫不是也有点什么?"
随着几人开口,越说越离谱,仿佛他们亲眼目睹了蒋才国和赵婶儿、冯婶儿发生饿了什么一样。
这时,一个妇人迟疑开口道:"你们说,蒋才国对蒙小华那么好,事事都把蒙小华摆在前面,这里面……"
说到这里,妇人似乎想起了什么,看了钱桂芬一眼,一下子住了口。
只见钱桂芬的脸色阴沉如水,眼神怨毒得要滴出水来:"哼!蒙小华那个贱人,她能是什么好东西,以前闹着要和我家潘仁和离的时候,指不定是和谁勾搭上了,至于现在,哼!谁知道她干了多少见不得光的事情,她最好别让我抓到把柄,不然,我定要让她身败名裂,送去浸猪笼。"
几个妇人听到钱桂芬的恶毒的怨怼,心中一下子少了顾忌,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又被添油加醋说了出来,似乎化身成了正义使者,抓住了蒋才国和几个人有私情的把柄一般。
几人越说越高兴,说到最后甚至约定了找机会一起去捉奸,定要让村里的人瞧瞧蒋才国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