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越1951 > 第301章 秦家庄

第301章 秦家庄(1 / 2)

赵雅芝带着三个保镖走了,李旭东带着秦京茹和两个孩子去了秦家庄子,秦京茹这闺女对娘家是真的好,除了家里的小车,还特意雇了两辆骡车,拖着满满的物资,又送给自家的,也有送给庄子的。

“秦老三,那是不是你家姑爷的车?咱县里可没有见过这种小车。”

秦家庄子生产队的人都在山上义务劳动,庄子里能来小车,那还真不是稀奇的事情,以往也就是县里的吉普车来过那么两次,为的还是秦京茹嫁给李旭东的事情。

“应该是吧?队长,我请个假回去看看。”秦老三对于李旭东这个女婿,那是说不出的满意,现在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羡慕秦家老三?就连秦家庄子的人在外面,那也是吐气扬眉的。

“去吧,等中午的时候,我也去你家看看。”生产队长说是去看看,其实是想去蹭一杯酒喝喝。

随着黑牌小车的到来,秦老三家门口已经围满了小媳妇和一群小孩,秦京茹也不吝啬,大把的撒糖,就为了乡里乡亲的给自家小孩说几句吉祥话。

当年秦淮茹嫁进城,虽说过得不好,可庄子里只见到她去了四九城,哪里还会在意人过得舒不舒心,而秦京茹的出嫁,当年可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尤其是夫家给的聘礼,那可是天价啊。

秦家庄子的日子确实比外面村子要过得好些,不是得益于李旭东出了什么主意,而是秦京茹在这里长大,家家都沾亲带故的,只要逢年过节,印尼大使馆和大汉国大使馆都会遣人送来过年过节的物资。

“京茹妹子,这是你的二小子和小宝宝吧,你家老大呢?咋不带回来啊?”秦淮茹的妈对秦京茹家里的事情比较熟悉,眼前的小子虎头虎脑的,明显不是营养不良,那唯一的可能就是老大没有带回来。

“伯妈,大宝在香江读书,那边开学开得早,我又不能再过去,就没把大宝带回来。不过也没啥关系,我这有二宝和小宝陪着呢。”二宝小宝,一听就是男娃的小名儿,这也算是秦京茹低调的显摆吧。

“你个死妮子,抱着娃娃还站在门口,小心给吹病咯,还不赶紧进屋去!姑爷,我们早得了信,知道您回来了,本想去您家看看的,淮茹说您整天忙不过来,不是接待外国友人,就是忙着向领导汇报工作,我们也就没去打扰您。”这世上敢骂秦京茹的也只有自己岳母了。

虽然她这恭维自己姑爷的话说得实在是太夸张了些,李旭东再怎么忙,也不可能日理万机的。不过嘛,啧啧,这才是秦母最低调的炫耀。

当两辆骡车的物资送到秦家庄的时候,气氛达到了高潮,众乡亲望着从车上卸下来堆积如山的吃的、穿的、用的,无不心生感慨:生女当生秦京茹啊!

女人确实比男人细心,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海里游的,要么被熏成了腊制品,要么被晒干成了干鲜。布料也是二十匹厚实的料子,还有打包成捆的衣裳。至于用的,则是一套小型的风电设备和家用电器,几张需要去海关领取工程机械的凭证。

中午时分,秦家十分热闹,李旭东被众星捧月般的坐在了主宾位置,秦京茹则带着孩子坐在了女眷那一桌,秦老三则是笑逐颜开,不断地向自家姑爷敬酒。

“姑爷,您这也太破费了,这老些东西,咱们家可劲吃,可劲造,都吃不完,用不完。”秦老三乐得见牙不见眼了。

“慢慢来吧,将来家家户户都吃得起的。”李旭东的振兴计划陷入了瓶颈,老百姓到底要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这个课题值得深究。

饭食,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吃饱,但勤俭节约一直是华夏人民的传统美德,别说到了冬天,就是平时,只要不是很累,家家户户能吃两顿饭的,就坚决不会一日三餐。

没办法,大家实在是饿怕了。

家有余粮心不慌,谁都怕再来个三年天灾。

谁家要是敢一天三顿饭,村里的老少少不得要戳脊梁骨。要是有和这家是近亲的老人,说不得还会举着拐棍劈头盖脸一顿胖揍。

“现在咱们讲科学种田,用的是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的种子,就连玉米,也是改良过的。老支书,其实我觉得咱们可以发展集体农业,大家一起创办饲养场、集体农庄、渔业所。京茹,你安排的技术人员什么时候到位?催促一下,让二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统一学习,等农业机械到了秦家庄,咱们可以边操作边学习,将来啊,咱农民也可以像工人一样拿工资。”李旭东端着酒笑着说道。

“拿工资?秦家姑爷,您说话可真逗,咱们这农民都当了一辈子了,从没听过农民能拿工资的。”支书仿佛听到了最大的笑话一般。

“你们听我说啊,你们觉得农民是干啥的?种地、养猪、养鸡、伺候菜地,家家只顾着上工,这就是农民啦?你们让京茹说说人阿美莉卡的农民是怎么做的,看看他们拿不拿工资?”李旭东提高声音说道。

“我们李家在阿美莉卡有自己的土地,面积大概是咱们公社土地的三倍,可你们知道,那些土地是多少人在种么?”秦京茹竖起一根手指,面有得色的说道:“一百人,这么大的面积,一百个人就足够了。”

一屋子大人全炸锅了,一百个人种这么大块地,这怎么可能种得过来啊!

秦京茹颇有讲故事的天赋,三言两语就把李家农场的模式讲的清清楚楚,当她说到农场里的大型农用器械时,还特意用夸张的语言形容了一下那边的仓库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