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37章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第537章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1 / 2)

苏国立看着老同学那布满血丝、状若疯狂的双眼。

感受着他抓在自己肩膀上那如同铁钳般的力量,心中也是一阵激荡。

他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迎着李文博那灼人的目光,郑重其事地、缓缓地、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一个点头,仿佛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又像是点燃火药桶的最后一颗火星。

李文博那紧绷到极致的身体,在得到确认的瞬间,猛地一松。

他抓着苏国立肩膀的双手无力地垂下,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骨头,向后踉跄了两步,一屁股跌坐回沙发上。

但仅仅一秒钟后,他又像一根被压到底的弹簧,猛地从沙发上弹射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干涩而嘶哑的笑声,从他的喉咙里爆发出来。

那笑声初时还很压抑,像是卡在嗓子眼里的风,但很快就变得高亢、嘹亮,最后演变成了近乎癫狂的大笑!

“存在……它真的存在!一万亿次!哈哈哈哈!一万亿次啊!”

他一边笑,一边在不大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脚步踉跄,双手在空中胡乱地挥舞着,像一个喝醉了酒的疯子。

他时而握紧拳头,奋力地向下一挥,时而又张开双臂,仰头望向天花板,仿佛要拥抱一个看不见的上帝。

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位所长,包括苏国立在内,全都看傻了。

他们眼前的李文博,哪里还有半点平日里那个儒雅沉稳的学者模样?

这分明就是个精神病人?

一位所长下意识地挪了挪屁股,离这个“疯子”远了一点,生怕他突然冲过来咬自己一口。

苏国立也是彻底懵了。

他知道“银河一号”很重要,知道这个消息很震撼,可……可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

老李这几十年的养气功夫,怎么一下子全破了?

这情绪激动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下一秒就要心肌梗塞过去了。

眼看着李文博越笑越疯,甚至开始用手拍打自己的额头,发出“砰砰”的闷响,苏国立终于忍不住了。

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抓住了李文博的手臂。

“老李!老李!你冷静点!你这是怎么了?”苏国立的声音里充满了担忧和不解,“不就是一台计算机吗?我知道它很厉害,对你们有帮助,可你……你也不用这样吧?!”

被苏国立这么一抓一吼,李文博的动作总算是停了下来。

他转过头,那张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的脸上,老泪纵横。

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他脸上的皱纹肆意流淌,但他却毫不在意,只是咧着嘴,脸上挂着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不用这样?”他喘着粗气,死死地盯着苏国立,反问道,“老苏……你……你根本不知道……你根本不知道这台机器意味着什么!”

他甩开苏国立的手,跌跌撞撞地走到办公桌前,看到桌上苏国立那只还没喝完的搪瓷缸子,他想也不想,一把抓起来,将里面已经半凉的浓茶一饮而尽。

“咕咚!咕咚!”

滚烫的茶水顺着他的喉咙滑下,灼烧着他的食道,也让他那颗狂跳不止的心脏,稍微平复了一些。

他放下茶缸,用手背抹了一把嘴角的茶渍,深吸一口气,眼神却依旧亮得吓人。

“老苏,我问你,你知道我们那个新型聚合物项目,为什么卡了一个多月,烧了那么多钱,却连个响都听不见吗?”

苏国立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因为我们不知道路在哪!”李文博的声音依旧沙哑,但条理却清晰了起来:“我们推导出了七种可能的分子结构,每一种都像是一条岔路。”

“而要合成每一种结构,都需要上百种不同的反应条件组合,温度从零下五十度到三百五十度,压力从一个标准大气压到上百个大气压,还有十几种催化剂的不同配比……这里面有多少种可能性?你知道吗?那是天文数字!”

他伸出手指,指着自己的太阳穴:“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靠经验,靠直觉,去蒙!去赌!今天试试这个温度,明天试试那个压力。”

“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赌博!赌赢了,一步登天!赌输了,几十万的经费、几个星期的心血,就全都打了水漂!”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其他几位所长都感同身受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苦涩的表情。

这正是他们所有基础科研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但是现在,”李文博的音调猛地拔高,眼中再次燃起火焰,“有了‘银河一号’,一切都不同了!”

“我刚才说的那个需要两年才能算完的方程,你以为它只是算一个性质吗?不!它能做的远不止于此!”

“我们可以把那七种分子结构,连同所有可能的反应条件,全部建成数学模型,扔给‘银河一号’去算!”

“它能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之内,就把所有错误的路全部排除!”

“它会像一个无所不知的先知一样,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李文博,别走那条路,那是死胡同!走这条!温度控制在87.5度,压力维持在12.3个大气压,用三号催化剂,配比0.05%!’你懂吗?!”

苏国立的心脏,随着李文博的描述,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

他懂了。

他好像有点懂了。

“这还只是一个项目!”李文博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他挥舞着手臂,仿佛一个指点江山的将军,“我们高分子材料领域,有多少被计算量卡住脖子的课题?”

“耐磨涂层、特种橡胶、吸波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成百上千个!”

“我们以前就像是在一个堆满了宝藏的仓库门口,却找不到钥匙,只能在门口急得团团转!”

“现在,‘银河一号’就是那把钥匙!那把能打开所有宝库大门的万能钥匙!”

“老苏啊!”李文博一把抓住苏国立的胳膊,激动地摇晃着,“你以为我们和国外的差距,只是设备和经费吗?”

“不是!最大的差距,是思想,是研发范式!”

“人家是怎么搞研究的?人家是‘计算设计’!先在计算机里虚拟设计出几万种、几十万种新材料,用超级计算机进行高通量筛选,把性能最好的那几十种挑出来。”

“然后再进实验室,像按图索骥一样,精准地把它们合成出来!”

“效率是我们的几百倍!我们是在用筛子淘金,人家是直接开着磁悬浮吸金器在扫荡!”

“我们不是不知道这条路,我们是走不了啊!没那个算力!”

“我们那台宝贝疙瘩计算机,算力连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我们想走,没路啊!”

李文博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哭腔,那是被压抑了太久之后的委屈和不甘。

“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了‘银河一号’!一万亿次!这个算力,就算放到全世界,那也是最顶尖的!”

“我们不但有路了,我们还一下子从羊肠小道,直接冲上了八车道的公路!”

“我们不仅能跟他们并驾齐驱,我们甚至能超车!我们能把过去几十年落下的差距,在未来几年之内,一口气追回来!”

“老苏,这不是换了一件新工具,这不是小米加步枪换成了飞机大炮!”

“这是……这是我们化学材料领域的工业革命!是从手工作坊一步迈进了全自动化的智能工厂!你现在……明白了吗?!”

轰隆!

如果说刚才“一万亿次”这个数字像一颗原子弹,那么李文博此刻这番话,就像是引爆了一整座核武库!

苏国立呆呆地站在原地,脸色煞白,嘴唇微微颤抖。

他终于,彻彻底底地明白了。

他之前想到的,只是优化流程,模拟反应,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