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共鸣的人(2 / 2)

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人有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已,别人挨饿受穷,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就连他本人,也没有林北这般思想境界。

“什么模范无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只是想尽自已所能,让村里的孩子多认识几个字。”

几人边走边聊,也不知道为什么,遇到这个夏厂长,就跟打开了话匣子似的。

别看两个人年龄上有差距,却能够找到共同话题,有种他乡遇故知,找到知音的感觉。

“伟人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回望之前百年历史,从清到三明,再到后来军阀混战。”

“我们这个民族,饱受战火的摧残,无数人用血肉之躯,堆砌抵抗侵略者的长城,这是胜利同样也是国耻。”

林北是从后世穿越而来,虽然没有过亲身经历,但他看过那些历史资料。

身为华夏人,如果连这些都不了解,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小鬼子弹丸之国,狗胆包天悍然发动战争,大半的国土被蚕食,民族存亡危在旦夕。

战争打赢了,可背后深刻的教训,不得不让人静下心反思。

华夏之大地大物博,四万万之众,不该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能早点觉醒,重视教育加强国防,而不是为了修园子劳民伤财,给它十个狗胆子,小鬼子也不敢打进来。”

夏柱国同样深感痛心,在这点上两个人想法一致。

以前大街上要饭,从不关心这些,后来办工厂发了家,开始学习文化知识。

了解这个民族曾经的辉煌,此刻就有多痛心,是深入骨髓,所以他想做出些改变。

来老金沟,算是最正确的选择。

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有林北这样的人,想法跟见识跨越了时代。

聊着聊着,来到了河边。

当看到一座水坝,高达五六米。

如此庞大的工程量,靠着集体的力量,手搬肩扛不到一个月完工。

有这股子干劲,还愁什么做不成的。

姜书勤在现场指挥,挖好了坑把电线杆栽进去,为了后续安装变压器。

前些日子几辆大卡车,陆续驶入老金沟。

赵书记考虑到工程快完工了,县里还有不少电线杆堆放着,没啥派上用处的地方。

于是让人运过来,但凡能用上的物资,优先考虑提供给老金沟。

为此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县委那些个干部当中,其中一部分发出了质疑。

认为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城市里,而不是老金沟那样的山村。

召开会议的时候,赵刚明确要打造试点,解决普通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里,都应该一视同仁。

如果试点成功了,他不求任何功劳嘉奖,若是失败了,所有的后果由他来承担。

让赵刚感到意外的,是吴伟竟然默认了他的决定,没有站出来唱反调。

吴伟心里想的很简单,不干事就不担心犯错误,别人爱怎么折腾。

再加上之前处理小舅子,让林北给看见,抓到了他的把柄,只能夹着尾巴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