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物件都弄好了以后。
就该开席前的最后一项仪式,也是许多人最为期待的一项仪式。
抓周。
印玺,刀剑,书籍,毛笔,金银,玉器……
饱含着各种寓意的物件,将两个小家伙团团包围。
马世龙,赵乐,马秀英,朱元璋……站在旁边笑着看着她们,想着她们会选择抓些什么。
不明所以的五斤还有安乐,坐在中间,看了看旁边不远的爹娘,姑姑姑父,还有一众表兄。
不知道他们放下自己,又这样看着自己是为了什么。
还以为这是在和他们玩耍,咯咯咯地笑着,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的手。
根本没有想要去抓旁边的东西。
马世龙等人见状,有些无奈的对视一眼,想着要不要稍微引导。
不然就这么一直坐着,吃自己的手总归是不好,毕竟周围还有那么多人看着呢,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干耗着也不是个事。
而就在旁边不远的勋贵们,视线都集中在五斤的身上。
有上位和嫂子在场,他们不敢直接出声喧哗,只能在心底里用劲。
五斤,往印玺还有刀剑那边看,往那边爬,快呀五斤!
咱们勋贵公侯家的爷们,就该拿这两样!
快的,快点,五斤快点啊!快点动啊!咱们这帮叔伯大爷们还等着呢!
比起神情激动,暗地里帮着用劲地勋贵,文官这边就要安静许多。
老实的坐在位子上,眉眼含笑,泰然自若,好似不管这两个孩子抓到什么,都与他们无关。
抓周嘛,不过就是一个仪式而已,根本代表不了什么,最多就是一个美好的寓意罢了。
靖远侯长子未来命中注定,是要成为太孙殿下的伴读。
而身为伴读,自然要与太孙接受一样的教育,而教育的根本在于老师,名扬天下,学究天人的老师。
这样的人,哪一方最多呢?
孔孟之道乃天下正道。
这不假。
只是这正道,不一定只能有一种解释,毫厘之差谬之千里。
潜移默化这种东西,只要有耐心就足以改变许多事情。
慢慢的等着就好,等到靖远侯长子长大,等到陛下下旨命其为太孙伴读,到那时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天地君亲师。
这关系可是轻易切割不了的,最容易灌输一些正确却又不正确的东西。
靖远侯,好大的名声,但有些事情不是靠战功,不是靠威望,不是靠权柄就能决定得了的。
这天下有些旧制是不能更改的,就算更改也只能表面上更改。
如今很是不幸,它悄然的偏离了一些,所以要想办法将其拉回正轨……
动了。
五斤和安乐终于是动了。
或许是勋贵们暗里用劲用到了正处,五斤径直的爬向了印玺刀剑那边。
呵,这孩子还挺霸道!
人家抓周只能抓一个,他倒好一抓直接抓俩,印玺和缩小版的战刀,一手一个在手里握的紧紧的。
朱元璋见状当即便大笑出声,不愧是顺子的孩子,咱朱重八的侄子。
就得是这样!
权柄,武功,两样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