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离心机(1 / 2)

除了手动压水井以及发动机打井机外。

李枭想了想又画出了传统打井方式的设计图,就是是几个人用力向下钻打的方式。

这种方式到时候如果有个别家里想要自己打井,就可以用这种方式。

虽然有点费力气,但李枭感觉比起发动机打井机来讲,这种方式会更普遍,流传的更广。

而到时候发动机打井机,只负责打20-30米的井就好了。

把这些都弄完已经到了10点多,快11点了,李枭又整理了一下设计图,就打算出空间睡觉,不过临出空间时他又想起了离心机。

他总感觉这名字不是第一次听说过。

索性就顺手查了查,不查不知道,这一查他也是吓了一跳,离心机技术不仅可以用在泥浆循环系统上,还能用在很多方面。

在石油工业方面,像是原油脱水、含油污泥处理都会用到这一项技术。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一项技术,在核能方面也能起到作用,它可以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来达到铀浓的作用。

要知道铀浓缩可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查到此,李枭又立刻查了查国内离心机技术出现的时间,果然国内是在1958年的时候,才开始牵头启动离心机研制工作。

直到1975年国内才研究出了超速离心机,达到了6万转\/分钟,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而国内研究核武器时候,用的是气体扩散生产浓缩铀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也能生产浓缩铀,但损耗却是比较多的。

再又深一步查询过后,李枭这才搞懂,发现只自己想多了,虽然都是离心机,但用于泥浆循环系统上的离心机,和用在生产浓缩铀是不同的。

前一种属于面向工程固液分离的工业化设备,后一种属于战略级装备,不过两者的原理倒是一样,那就是均基于离心力场实现物质分离。

不同的是技术路径、材料科学和应用目标。

倒是可以用在石油的油水分离与含油污泥处理上面。

而在国内这种方法,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才首次引入,之前用的都是重力沉降法,也就是自然沉淀,但这种方法很耗时间,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

之后还有旋流分离器技术、振动筛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以及人工排渣和多级循环池。

但这些方法比起离心机来讲,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不仅分离精度低,还效率不足,这会大大降低产能。

相比之下国外早就用上了这种技术,在1906年开始就初步用于化工领域,当然了油水分离与含油污泥处理也包含在其中。

等到了1941年,就已经开始应用于对铀浓缩的处理。

如果只是用在泥浆循环系统,李枭还不会太在意,毕竟就算没有泥浆循环系统,他的目的也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