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张奎这么一提醒,李枭倒是想起来了,凉水河距离四九城也不远,只有三五公里,作为自然河流,不少地方都有落差,倒是一个测试的好地方。
吃完饭和张奎聊着厂内这几天的事,李枭就回到了研究所,写起了报告。
这几天的测试都有详细记录,报告也很好写,一篇报告写了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在报告上。
李枭详细的记录了这一次的测试过程,以及自己对几种水井的想法,至于成不成,打好井后如何取水,这些李枭相信会有更好的办法被想出来。
毕竟一个人的想法是有局限的,只能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去思考,但每个人和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样,那么思考的想法就多了,总有一种适合的。
写完后李枭也没耽搁,直接去了一机部。
“部长,这是打井机的测试报告您看看,”。
闻言黄部长接过了报告道:“结果怎么样?”。
“机器最深可以达到九十七点五米左右。”。
“多少?。”。
李枭本想要往下说,不过被黄部长这一下给打断了就道:“九十七点五米。”。
黄部长又连忙问道:“那效率怎样?”。
“打井加安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如果单纯打井的话,一天的时间足够了。”。
李枭说话的时候,黄部长也打开了报告看了起来,看到打一口30米深的井,只需要两个小时的时候,黄部长翻页的手顿了顿:“这数据可靠吗?”。
“可靠,第一口井打井加上安装,只用了两个小时,第二口井因为在地下20多米处打到了石头,多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听李枭这么说,黄部长脸上严肃的表情变了变,又翻到第一页仔细看了一遍。
两个小时打一口井意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还有那个手压水井,也让他感到有些惊喜,事先他可没听李枭说起过这东西。
这东西一眼他就看出了好处,如果全国都装上这种水井,那么就不用在怕水被污染的问题了,并且这种井的制造成本极低。
覆盖全国也没问题。
想到此黄部长开口道:“这个手压水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100米深处的地下水,能不能打上来。”。
“这个我是参考了国外的铸铁水井,改进过来的,30米算是极限了,100米不可能。”,李枭老实道,又讲了讲后面的原理。
黄部长一边听一边点头,心中虽然有些遗憾,但这已经是很大惊喜了,特别是看到最后,当看到打井机的制造成本。
他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虽然之前心中已经大概有了一个数,但毕竟没落实,只是大概,可现在不一样了,一台打井机的制造成本,虽然要比手扶拖拉机要高些,但和三马子的制造成本差不多。
完全可以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