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不敢置信(1 / 2)

李善长眯着眼扫视众人,察觉到他们内心的动摇。

“诸位切勿心存侥幸。”他冷声道,“我辈皆系同舟之人,我若遭难,诸位亦难脱干系。”

局势危急,李善长深知不能再坐以待毙。

李鸾之事后,他对朱元璋的意图已了然于胸。

朱元璋势必对淮西派动手,而他首当其冲。

为了自保,必须团结所有淮西势力。

众人齐心

毕竟,他们在意的根本不是所谓的道义或仁义,而是如何守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此刻,见到李善长那冷厉的表情,以及话语间隐约透露出的威胁意味,众人心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一时间,众人的面色变幻莫测,谁也拿不定主意,不知该如何应对。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李善长所说的合作属实,他们或许能与之联手,甚至反对老朱扶持朱政等人以削弱自身势力也是可行的。

然而,若真如李善长所言,要求他们做出那种事,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更不敢尝试!

就在李善长脸色愈发阴沉时,颖国公傅友德的堂弟、现任户部侍郎的傅友文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如我们去问问太子殿下?也许皇上并无针对我们的意图。

即便有,我们这些人都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何不请他出面调解,向皇上求情?以太子殿下的性格,必定不会坐视我们受难!”

此言一出,众人连连点头附和。

“此计甚妙,我们也该去看看太子殿下了。”

“对啊,顺便还能问问太子殿下,朱政那小子到底什么来头,是不是真的皇室血脉?”

“太子殿下最清楚不过了。

若是真的血脉相连,说不定皇上只是心疼自家孩子才让他掌兵权,并非有意削弱我们的势力。”

“没错,韩国公,我觉得上面未必有那个意思,您可能是多虑了!”

“咱们不如去问问太子殿下,请他帮忙做个决定吧?”

……

听着众人纷纷发表意见,言语间尽显推诿之态。

李善长心中怎会不清楚?这些人压根就不敢与老朱抗衡。

这并不稀奇,若非形势所迫,谁愿意招惹朱元璋?不过是想拖延时间,静待朱元璋驾鹤西去罢了。

面对众人的建议,李善长稍作思量,便点头应允。

他也早有意借助朱标的势力,在朱政身上做文章,让朱标心生戒备,转移朱元璋的注意力。

眼下,让傅友德等人先去试探朱标的想法,倒也无妨。

毕竟目前朱元璋还拿他没有办法,无需急于一时。

众人交谈片刻后便各自离去。

……

同一时刻,宫中的谨身殿内。

李善长离开后,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闭目沉思许久,才冷笑一声摇头。

他对李善长绝无放过之意,竟敢对他的儿子下手,简直是触犯了他的底线!

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还需周密策划才能对付李善长。

因此,朱元璋暂时隐忍,让李善长的儿子继续关押在诏狱,以迷惑李善长,稳住他的心态。

至于李善长想救出儿子,那是妄想!

对朱元璋这种果决之人来说,世间虽有千万条路,却独独没有退路!

既已决意清算李善长与淮西集团,便再无退路。

片刻思索后,老朱沉声唤道:“刘和!”

殿中侍立的太监听声即刻回应:“老奴在。”

老朱语气温和但坚定地吩咐:“你去告知蒋瓛,李鸾此人交由他处置。

让他全力审讯,将李善长所有事无巨细尽数查清。

不过,这人暂时不要杀。”

“臣领旨,即刻办理。”刘和领命,转身欲走。

忽又听老朱问道:“麟儿何在?这般久不见踪影。”

刘和答道:“回陛下,听说是郑和从海外归来,小主子闻讯欢喜,出宫迎接去了。”

“嗯?”老朱略感意外。

他对朱政派遣郑和等人远航之事早有耳闻,却不以为意。

难道真能带回什么稀罕物?

海外尽是蛮荒之地,有何物非大明所有?

不过一些琉璃、异域美酒之类,于国无益的小玩意罢了。

摇头轻笑间,老朱挥手让刘和退下,继续专注公务。

...

应天府外。

此时,朱政立于百年古树旁。

远眺天际,神情淡然,眼眸间却泛起细微波动。

两年之前,此处亦是如此。

亲手送郑和一行离开应天府,远赴异域,刺探情报,开启了大明首次远洋之旅。

如今,郑和归来的时刻终至。

如此,手中系统所赐的“世界地图”与“高级作物种子”布局已然圆满。

更近一步实现卫霍之志,指日可待。

恰逢其时,丰收在望。

朱政心潮微涌。

身旁随侍的太监听言提议:“主子,锦衣卫回报称郑公已抵达应天府。

不过路程尚余一段。

不如先行回城休息?小的在此守候即可。”

“不必,片刻工夫无妨,再稍作等待。”朱政轻摇首。

见状,王景弘欲再劝。

忽闻蹄声渐近。

循音望去。

道路尽头,一骑疾驰而至。

其人魁梧雄壮,无须却刚毅非凡。

赫然正是郑和。

身后几名锦衣卫外事侦缉司同伴紧随。

朱政眸光一亮,缓步上前。

郑和也看到了路边等候的朱政与王景弘。

历经沧桑的脸庞瞬间绽露喜色。

急勒缰绳,纵马疾行。

近前之际,动作利落跃下马背。

疾步上前,单膝跪地,恭敬行礼。

“奴才郑和,叩见主子!”

“竟劳烦主子亲自出城相迎,实不敢当,死罪啊。”

“起来吧,快起来!”

朱政摆摆手,脸上带着笑意走近,亲手扶起郑和。

打量了两年未见的郑和一番后,轻拍他的手臂,温和地问:

“这一路辛苦了吧?两年漂泊在外,不知是否一切安好?”

“回禀主子,多亏主子庇佑,还算顺利。

您交代之事,我都已完成……”

郑和激动的回应,刚要汇报行程细节,却被朱政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