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张榜安民(2 / 2)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恳切:“刘将军素知将军忠义,亦惜将军之才。若将军归降,不仅可保阆中百姓平安,更能继续领兵,为汉室效力。此前张任将军归降后,已被任命为剑门关守将,将军若愿归降,待遇必不逊于张任。况且,将军身为益州人,难道不愿见益州早日安定,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吗?”

严颜沉默良久,目光扫过城下的汉军与城内的百姓,心中百感交集。他深知徐庶所言非虚。

如今刘璋已降,自己独木难支,继续抵抗只会让阆中陷入战火。更重要的是,他镇守阆中多年,深知百姓渴望安定,若因自己的执念导致生灵涂炭,实非所愿。

“罢了!”严颜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释然,“汉室正统,民心所向,我若再抵抗,便是逆天而行。打开城门,我愿归降!”

阆中城门缓缓打开,严颜率领麾下将领走出城门,向徐庶献上印信。徐庶连忙上前扶起严颜,笑道:“将军深明大义,实乃益州之幸!”

消息传回成都,刘浪大喜,当即下令任命严颜为巴郡太守,仍镇守阆中,同时赏赐其黄金百镒、绸缎千匹,以安其心。严颜感激刘浪的信任,上任后积极安抚阆中百姓,整顿吏治,很快便稳定了巴郡局势。

至此,益州全境皆归汉室版图。刘浪站在成都城头,望着广袤的巴蜀大地,心中感慨万千。

从剑门关破,到成都归降,再到各地郡县平定,不过短短两月有余。

但自古便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俗语。

蜀地山川险峻,易守难攻,每逢乱世便易滋生割据势力;而其内部士族盘根错节,民风亦有独特之处,即便外部战事平息,治理起来也远比中原各州艰难。

汉军虽凭武力拿下益州,但若不能制定长远的治蜀之策,恐日后再起波澜。

是以成都局势刚稳,他便召集徐庶、赵云等心腹商议,最终决定以“张榜招贤”之法,广纳益州有识之士,共商治蜀之道。

数日后,成都城内及益州各郡县的显眼处,皆张贴出刘浪亲书的招贤榜文。

榜文中言明:“汉室复兴,需倚重天下贤才;益州新定,更待良策安邦。凡有识之士,无论出身贵贱、籍贯远近,若能献上治蜀良策,或精通吏治、农事、军务者,皆可前往成都府衙献策,朝廷将量才录用,授以官职。”

榜文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透着刘浪求贤若渴的诚意,很快便在益州境内引发热议。

消息传到成都城内,法正、张松二人心中早已蠢蠢欲动。

这二人本就对刘璋的昏庸无能心生不满,早在汉军入蜀前,便暗中关注长安局势,盼着能有机会投奔汉室,建功立业。

此早前也曾与汉军眉来眼去,可这次成都之战,汉军进城,他俩既没有尺寸之功,也没人为他俩引荐。

刘浪又忙着善后工作,一时半会也顾不上他们,他俩想要投效,却苦无门路。

如今刘浪主动张榜招贤,当真是瞌睡来了,刘碰到了枕头,正合了他们的心意。

张松当即找到法正,商议道:“孝直,刘将军雄才大略,又有汉室正统之名,如今广纳贤才,正是我等施展抱负之时,不可错失良机。”

法正亦点头称是:“我等在刘璋麾下久不得志,如今益州新定,正是需要整顿吏治、安抚民心之际,我有三策可献,必能助刘将军安定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