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华将炒好的菜装盘,递给等待的小红:“尝尝看?”
陈雪儿夹了一块牛肉放入口中,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天啊,小华哥,你什么时候学的?这味道太好了!”
林小华有些不好意思:“平时看你做多了,自己琢磨的。其实教书和做菜差不多,都要掌握火候。”
就在这时,小红又匆匆跑进来:“老板娘,刚才那桌客人说小炒黄牛肉太好吃了,要再加两份!”
就这样,林小华临时担任起了厨师的角色。随着午餐高峰的到来,后厨忙得不可开交。陈雪儿安排厨师和服务员轮流吃饭,工作餐就是林小华的小炒黄牛肉。
老张一边大口吃着,一边赞叹:“林校长,您这手艺不开饭店真是可惜了!说不定当厨师比当校长挣得还多呢!”
林小华只是笑笑,继续翻炒着锅中的菜肴。陈雪儿注意到丈夫额头上沁出的汗珠,悄悄拿了条毛巾给他擦汗。两人相视一笑,无需言语。
下午一点半左右,客流终于缓和下来。陈雪儿刚想喘口气,小红又带来了新消息:“老板娘,有几位游客预订了晚上的蒸盆子,说五点过来。”
陈雪儿看了看时间:“现在开始准备的话,蒸四个多小时……味道可能不够入味。”
老张走过来:“没办法,只能将就了。我这就去准备材料。”
林小华突然提议:“不如加点我特制的调料?可能能弥补时间不足的问题。”
陈雪儿疑惑地看着丈夫:“你还有特制调料?”
林小华神秘地笑笑:“教书匠的小秘密。”
下午五点半,十位游客准时到达。为首的是一位戴墨镜的中年男子,气场强大,一看就不是普通游客。
“我们早上就订了蒸盆子,现在可以吃了吗?”墨镜男问道。
小红赶紧去后厨询问,老张说已经准备好了,只是味道可能不如隔夜的好。当蒸盆子和其他23道菜陆续上桌后,整个饭店都飘散着诱人的香气。
四十分钟后,小红兴奋地跑回厨房:“老板娘!那些客人说蒸盆子特别好吃,比他们以前吃过的都香!”
陈雪儿惊讶地看向林小华:“你到底加了什么?”
林小华凑到她耳边轻声说:“就是一点陈皮和山楂,帮助肉质软化,还能提鲜。这是我从你奶奶那儿学来的。”
晚餐高峰过后,墨镜男子来到柜台结账。当他看到800元的账单时,明显愣了一下:“这么便宜?在省城这一桌最少要1400。”
陈雪儿微笑着解释:“我们县城物价低,而且都是本地新鲜食材。”
墨镜男摘下眼镜,递过名片:“我是省城美食协会的赵明。你们的菜品味道很正宗,尤其是那道蒸盆子和小炒黄牛肉。有机会希望能邀请你们去省城交流。”
陈雪儿惊讶地接过名片,林小华则礼貌地表示感谢。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时,已经晚上九点半了。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吧。”陈雪儿对员工们说道。
收拾完毕,夫妻俩锁好店门,走向停车场。夜风微凉,陈雪儿不自觉地靠近丈夫。林小华顺势搂住她的肩膀:“累了吧?”
“嗯,但很开心。”陈雪儿靠在丈夫肩上,“特别是看到你炒菜的样子,真帅。”
林小华轻笑出声:“校长大人变身厨子?”
“不,”陈雪儿认真地说,“是看到了我不认识的另一面的你。”
回到凤凰小区的家中,屋内安静得出奇。陈雪儿习惯性地想去孩子们的房间看看,才想起他们还在老家。
“忘了孩子们不在家了。”她有些落寞地说。
林小华已经端来一盆热水:“来,泡泡脚。”
陈雪儿坐在沙发上,任由丈夫帮她脱去鞋袜。当双脚浸入温热的水中时,她舒服地叹了口气。林小华蹲在地上,认真地帮她按摩着脚底。
“今天站了一天,累坏了吧?”他轻声问道。
陈雪儿看着丈夫专注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你在,再累也值得。”
林小华抬头,两人目光相接,无需言语便明白彼此的心意。倒掉洗脚水后,他们一起洗漱,然后依偎在沙发上看电视。
电视里,一对恋人正在深情拥吻。林小华突然拿起遥控器关掉电视:“咱们也该睡了。”
说着,他一把抱起陈雪儿。陈雪儿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搂住丈夫的脖子:“孩子还在呢!”
林小华坏笑着走向卧室:“孩子们在老家,今晚只有我们两个人。”
陈雪儿这才反应过来,娇羞地把脸埋在丈夫胸前。林小华轻轻将她放在床上,俯身在她耳边低语:“今天看你指挥饭店的样子,特别迷人。”
陈雪儿红着脸,伸手关掉了床头灯。黑暗中,她紧紧抱住丈夫,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在这个平凡的夜晚,在油烟与课本交织的生活里,他们找到了最真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