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的簇拥下,杨云天信步穿过蜿蜒的长廊。墨丰远族长亲自在一旁作陪,如同向导般,热情地介绍着墨家宅邸的各处景致与功用。
行至一片开阔的广场前,墨丰远驻足,抬手示意道:“道友,此地便是我墨家子弟平日演武修炼之所。这些小崽子们缺乏高人指点,若道友日后得闲,还望能点拨他们一二。穿过这片广场,便是宴厅了,您这边请。”
杨云天闻言,驻足观望了片刻。只见广场之上,不少年轻弟子正在捉对比斗切磋,呼喝声与灵力碰撞之声不绝于耳。
一路行来,他才更清晰地感受到,墨家这支脉虽自称式微,但底蕴犹存。
族人数目颇为可观,整体实力也绝不算弱——虽无结丹修士坐镇,但练气与筑基期的弟子数量众多,气息凝练者不乏其人,其规模甚至比他曾见过的方家还要强上几分,果真应了那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正行走间,杨云天忽然再次停下脚步,目光被广场一侧的景象所吸引。
只见那里整齐排列着数十间独立的石屋,构造奇特。更引他注意的是,这些石屋竟是构建在一片天然的地火脉络之上,巧妙引动地火之力为其所用。此刻,约有三分之一的小屋正门户紧闭,隐隐有热力与灵力波动从中透出,显然正有人在内忙碌。
墨丰远见杨云天目光投向那边,便坦然解释道:“让道友见笑了。这些地火房,是族中子弟平日练习炼器之术的场所。炼出的玩意儿,大多也就是市面上流通的普通货色,勉强糊口罢了。族中倒是有几位技艺精湛的族老,拥有专属的炼器室,全仗着他们几位撑起门面,炼制些精品,才能勉强维持这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供养子弟修行。”
这位老族长倒是颇为直爽,家底优劣,毫不遮掩。
杨云天微微颔首,他深谙炼丹炼器之道,自然明白培养一位合格的炼丹师或炼器师需要付出何等巨大的代价。这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海量的、近乎奢侈的实践机会。而每一次实践,都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投入——那些珍贵的材料,可都是实打实的灵石。
炼毁一炉丹、一件器,投入的灵石便顷刻间化为乌有。
可以说,每一位优秀炼丹师、炼器师的背后,都是一个家族或宗门用难以计数的灵石生生“喂”出来的。
此刻,眼见着如此成规模、依托地火而建的专业炼器室群,杨云天心中也不禁暗暗惊叹:这手笔和规模,几乎堪比一个小型宗派的炼器工坊了。墨家曾经的辉煌与深厚的根基,由此可见一斑。
杨云天顿时对这地火房产生了浓厚兴趣,信步便朝那片区域走去。
他这一动,身后原本陪同的众人也只好随之移动。
除了墨丰远族长和墨玖梦、封之微两位姑娘,还有几位闻讯赶来的族内高层,虽不明这年轻人的具体来历,但见族长都对其如此恭敬客气,心知必定背景不凡,于是也纷纷簇拥在族长周围,以示尊重和陪同。
一时间,竟呼啦啦地跟着一大群人走向地火房。
恰逢一位筑基期的弟子刚炼完一炉法器,正出门透气归来。此刻炉火正旺,他准备开始下一轮的炼制。
炼器室的门虚掩着,杨云天轻轻推开门,无声地走到那名正全神贯注准备材料的弟子身后。他随手拿起弟子刚刚炼制完成、尚有余温的那件法器,仔细端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