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兴州城,空气中还残留着夏末的燥热。徐大志站在小麦电子集团总厂的彩电生产车间里,眉头紧锁。流水线上,三鑫牌彩电的外壳正以缓慢的速度向前移动,几十个工人不快不慢地拧着螺丝。
\"濮厂长,二车间这条线的效率比上个星期又下降了12%。\"徐大志敲了敲手中的生产报表,声音不大却让站在一旁的濮真豪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徐总,这...这不能全怪我们啊。\"濮真豪搓着手,\"原一车间那边调来的工人不熟悉彩电组装,而且...\"
\"而且什么?\"徐大志锐利的目光扫过车间,对着濮真豪和齐子健说道,\"合并的时候我就说过,要统一培训标准。\"
\"可培训需要停产,现在订单压着...\"齐子健的声音越来越小。
徐大志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窗边。现在原先乐天电子厂的老厂房那里生产着小型收录机和电话机,这边的设备更新问题一时还不能完全解决。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徐大志突然转身,\"从明天开始,总厂这边全力生产三鑫彩电,小麦电子乐天分厂的生产线逐步转向新产品研发。\"
\"新产品?\"濮真豪一愣。
\"最新款电话机和小灵通。\"徐大志吐出这些打算之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岛国已经出现了移动通讯的苗头,我们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跑。\"
离开工厂时,徐大志的司机、发小黄建国递给他一份电报。\"京都来的,说是那个倪教授有回复了。\"
徐大志展开电报,上面只有简短的一行字:\"可谈,周五下午三点,中关村电子所。\"
三天后,京都中关村的一间简陋办公室里,徐大志见到了倪广男和黄玲怡。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电路图和计算公式,角落里堆着半人高的技术资料。
\"徐总,久仰。\"倪广男推了推眼镜,声音平静,\"刘所长说您对微电子感兴趣?\"
\"不只是感兴趣。\"徐大志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这是我们三鑫彩电最新的主板设计图,我想请二位看看有没有改进空间。\"
黄玲怡接过图纸,与倪广男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徐总,这可是三鑫集团核心技术...\"
\"技术只有流动才有价值。\"徐大志笑了笑,\"我相信二位的专业眼光。\"
倪广男仔细翻看图纸,突然指着一个模块:\"这个信号处理单元设计有问题,会导致图像拖影。\"
\"正是这个问题!\"徐大志拍了下桌子,\"我们返修率的七成都集中在这个故障上。\"
谈话持续到傍晚。当徐大志提出愿意出资十万支持他们的研究,并购买京都四合院作为研究员私人工作室基地时,黄玲怡手中的茶杯差点打翻。
\"徐总,您知道刘川智所长为什么放弃我们的项目吗?\"倪广男苦笑,\"就是因为看不到短期回报。\"
徐大志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几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说笑着经过。\"倪教授,黄教授,爱迪生说过,我们常常低估一年内能做的事,却高估十年后能做的事。微电子就是这样一个领域——现在投入,未来收获。\"
第二天,刘川智在京都大酒店的茶座里听到这个消息时,笑得差点呛到。\"这个徐大志,真是钱多人傻!\"他对身边的助理说,\"四合院?那破地方连厕所都要去公共的!搞研发?我们直接进口国外电子电器元件组装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