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州城刚下过一场薄雪。风一吹,枝头的雪沫子就扑簌簌往下掉,落在赵宏的棉袄领口里,冰得他直缩脖子。
“总算忙好了!”他搓着手,朝身后几个同伴喊道,“你们回去厂里做事吧,谢谢大家帮忙了!”
王国平早就等在楼下,一身半新不旧的工作服,头发梳得整齐,脸上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他迎上来,对帮赵宏的那几个工人说道:“辛苦了,哥几个。都整理好了吧,这里没你们事了,都回车间去吧。”
“王主任,谢谢了啊!”赵宏看到王国平说道。他们这一行人从川省过来,一路上舟车劳顿,确实累得够呛,现在有厂里人帮着搬弄家具,那就轻松多了。
王国平笑着点头,跟着工人也告别走了,“赵厂啊,徐董让你好好休息会,明后天来厂里上班就行了。”
赵宏点了点头,不过心中想徐大志他们肯定内心是焦虑的,毕竟时间不等人啊。
他知道长红集团李总的脾气,那头猛虎,恐怕已经在磨爪子了。他和宋波等人私下约了,尽早去上班,免得厂里被动挨打。
徐大志其实也想到了,小麦集团挖了他们几个技术骨干,这事绝不可能就这么算了。下次竞争风暴来临的时候,如果小麦电子集团如果拿不出成本更低、技术更新的产品,肯定会被长红那降价飓风刮得渣都不剩。
还有省城那边的空调厂建设,也必须加快进度。徐大志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年前打好基础,年后全力推进,争取提前投产。年底前必须收回所有货款,完成年终总结和新年规划,还要把生产成本压下来,让管理效率再上一个台阶。
徐大志揉了揉太阳穴,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这一揽子事,哪件都不轻松。
给赵宏他们一周的休整时间,已经是他能给的最大限度了,毕竟都快放年假了。
今天徐大志又赶着去了趟镜湖酒业公司处理了急事,直到天擦黑才忙完。他看了眼手表——坏了,说好今晚要请同学吃饭的!
他匆匆赶往校外的老地方“重庆火锅店”。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热闹非凡。
斯金文最先看见他,站起来挥手:“咱们的大忙人可算来了!”
一桌人都笑起来。徐大志连声道歉,脱了外套坐下。热气腾腾的火锅正好开锅,红油翻滚,香气扑鼻。
“罚酒三杯啊!”章卫国起哄道,已经给他倒上了镜湖清酒。
徐大志爽快地连干三杯,引来一片叫好声。
这顿饭是他特意安排的,为了感谢同学们帮忙。尤其是黄明、张霞和班长柳慧芳,要不是他们把课堂笔记本借给他,这次期末考试他肯定抓瞎。
说来也是运气好,沈校长特意关照过他,知道他一边读书一边创业不容易。姚小霞老师和严开明老师也都网开一面,不仅单独给了他复习重点,考试时甚至稍微放了点水。结果他不但没挂科,成绩还出奇的好,排到了全班前几名。
同学们都以为是她们的课堂笔记立了大功,一个个得意得很。
“大志你可以啊,”柳慧芳涮着羊肉说,“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考试居然比我们还强!”
“就是,”钱倩接话,“我还担心你要补考呢,没想到直接名列前茅了。快说说,怎么学的?”
徐大志不好意思地笑笑,举起酒杯:“全靠各位的笔记救急,特别是黄明、张霞和班长的,记得那叫一个详细!我这是借东风行船——省大力气了!”他巧妙地用了个歇后语,把话题引开。
大家哄笑起来,纷纷举杯。张霞脸都红了,小声说:“能帮上忙就好。”
斯金文倒是大大咧咧地搂住徐大志的肩膀:“哥们儿都够意思!以后发财了别忘了兄弟啊!”
正当气氛热烈时,火锅店的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了。冷风裹着雪花灌进来,所有人都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