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达芬奇密码~(2 / 2)

“嗯,起!”

刘青山应了声,却是没有动弹,他脑子里还残留了一些梦境,他有点纳闷。

那一台照相机,弄哪里去了?

也送人了?

那送给谁了?

没有送人?

难道自己留着用了?

他记不清了,想了好半晌,都没有想起来。

唉,还是起床吧。

今天还有正事儿呢!

……

上午9点,燕京大学大礼堂。

秋日的阳光透过高窗,将斑驳的光影洒在庄严肃穆、人头攒动的大礼堂内。

上千名燕京大学的学生齐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兴奋和激动,礼堂内座无虚席,却保持着一种近乎屏息的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上。

主席台上方悬挂着鲜红的横幅:“热烈欢迎燕京大学1979级新同学!”

校领导、各院系负责人正襟危坐,嘉宾席上还有几位气度俨然、身份不俗的嘉宾,他们往那里一坐,大家看一眼就知道这是大佬,来头不小。

迎新会由德高望重的李副校长主持。

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全体新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开始介绍莅临的嘉宾……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国文坛泰斗、作家协会主席——矛盾先生!”

“欢迎着名作家、儿童文学大师——冰欣女士!”

“欢迎着名剧作家、燕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曹雨先生!”

“还有……”

每念到一个名字,

台下都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尤其是念到几位文坛成名已久,着作等身的大佬,台下众人更是激动万分,兴奋不已。

他们的掌声中更添了几分敬意和狂热,当然,也更持久。

如果不是台上的李副校长抬手示意,估计光鼓掌都能持续十分钟。

这也是年代特色了,在七八十年代,国内文人的地位或者说是关注度那是相当的高,关注度高了,那自然就代表着大众都喜欢文学。

有了土壤,那自然就生长的很好。

所以,在七八十年代里,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出色又优秀的作家!

在这个时期里,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精彩的文章!

不计其数,车载斗量!

李副校长随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回顾了燕大的光荣历史,强调了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勉励大家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讲话诚恳而富有感染力,赢得了阵阵掌声。

讲话结束,

李副校长清了清嗓子,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和期待:“言!”

“哗——!!”

这个名字仿佛带着魔力,瞬间点燃了礼堂的气氛!

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持久、充满期待和探究!

刘青山这个名字,在燕大校园里如今早已不陌生,算得上是人尽皆知。

听到新生代表是他,所有人都很期待这个写出《一代人》、《回答》、《人生之路》的作家,这个全国高考状元,今天会说写什么?

所有目光,包括主席台上那些文坛泰斗们,都齐刷刷地投向从新生席中站起的那个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