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原本打算和于曼妮步行到校门口,坐公交车去东来顺。
然而,他刚迈开步子,却发现于曼妮脚步一转,径直朝着校园另一侧的车棚方向走去。
“哎?走错了,校门在这边。”刘青山出声提醒。
于曼妮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明媚:“谁说要坐公交车了?”
她指了指车棚方向,“坐车去啊。”
“坐你的自行车!”
刘青山一愣,看着寒风中她单薄的身影,皱了皱眉:“骑车?这天儿太冷了,风跟刀子似的,吹一路你不怕冻僵了?坐公交暖和点。”
“不怕!”
于曼妮毫不在意地摆摆手,甚至俏皮地扯了扯脖子上那条厚厚的羊毛围巾,将半张脸都埋了进去,只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眼睛,“你看,我有这个,裹严实点就行!再说了……”
她狡黠地眨眨眼,“吃完火锅一身味儿,坐公交车多熏人啊,骑车多好,凉风一吹,啥味儿都散了,还省车钱!”
她理由充分,一副“我考虑周全”的样子。
刘青山看着她裹得只剩眼睛的模样,又听着她那套“省钱散味”的理论,哭笑不得。
你什么家庭啊?
你还用省钱??!
简直开国际玩笑!
见她态度坚决,他也不好再坚持,只得无奈点头,“行吧,那你可裹严实了,别冻着。”
他转身走向车棚,推出他那辆二八大杠。
刘青山跨上车座,双脚蹬地,于曼妮欢呼一声,小跑着过来,动作利落地侧身坐上了后座。
自行车缓缓启动,驶出了校门,汇入燕京冬日略显萧瑟的街道。
寒风果然凛冽,像无数根冰冷的针,试图穿透衣物。
刘青山弓着背,奋力蹬车,尽量替后座的人挡去一些风。于曼妮紧紧裹着围巾,双手只是紧紧抓住刘青山腰侧的衣服下摆,身体微微前倾,靠在他的后背上,借以抵挡寒风。
刘青山能感觉到背后的温热和依靠,以及那双紧紧抓着自己衣服的手。
这虽然也略显亲密,但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他专心蹬车,只想快点到达目的地。
半个小时后,
刘青山推着自行车,和于曼妮一起走进了东来顺。
扑面而来的热气夹杂着羊肉的鲜香和麻酱的醇厚,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店内人声鼎沸,铜锅翻滚,白气蒸腾,一派热闹景象。
两人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
服务员拿着菜单过来,于曼妮接过来,看都没看刘青山,便熟练地报出一串菜名:“半斤上脑,要肥瘦相间、纹理漂亮的。”
“两斤手切羔羊卷,半斤爆肚,一盘冻豆腐,一份粉丝,一份大白菜。”
“两头糖蒜,两份麻酱小料,韭菜花、酱豆腐、香菜末、葱花都要!”
“对了,芝麻火烧也来两个!”
她点得干脆利落,那叫一个行云流水,然后才把菜单递给刘青山,笑盈盈地问:“你看还要加点什么吗?”
刘青山有些惊讶地看着她:“你点的……怎么全是我爱吃的?”
这搭配,几乎是他每次来东来顺的标配。
于曼妮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蹭了你这么多顿饭,这点观察力还没有?”
“上脑肥瘦相间最香,冻豆腐吸饱汤汁最入味,粉丝白菜清爽解腻,糖蒜开胃提神,对吧?”
她如数家珍,语气带着点小得意,“放心,保证让你吃得满意!”
刘青山哑然失笑,心中倒也有几分暖意:“行,够了,你点的很完美。你要不要点些你爱吃的?”
“不用。”
于曼妮笑意盈盈的摇头,“你爱吃的我都爱吃。”
“……”
刘青山哑然,这话听起来怎么感觉……怪怪的?
他摆了摆手,示意服务员就这些。
铜锅很快端上,炭火红旺,清汤翻滚。
于曼妮拿起筷子,目光灼灼地看向刘青山,嘴角带着促狭的笑意:“好啦,青山同志,锅都开了,热气腾腾的,再大的好消息也该揭晓了吧?再卖关子,这汤可要熬干了!”
刘青山看着她那副“我看你能编出什么花来”的表情,忍不住笑了。
他也不再藏着掖着,放下手中的茶杯,清了清嗓子,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行,告诉你。刚才屠岸老师打电话来,说了三件大事。”
“哦?三件?”于曼妮挑眉,身体微微前倾,兴趣更浓了。
“第一件,”刘青山压低了点声音,但语气里的激动依旧清晰可闻,“《一代人》诗集,在美丽国那边,发售第一个月,卖了整整十万册!”
“十万册?!”
于曼妮夹菜的手猛地顿在半空,眼睛瞬间睁得溜圆,红唇微张,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一个月?在美丽国?诗集?!”
她一连串的疑问脱口而出,声音都拔高了几分,引得旁边桌的客人侧目。
她赶紧压低声音,但震惊之色丝毫未减:“我的天!青山!这……这太不可思议了!我知道你的诗好,可这也……太吓人了吧!十万册啊!还是诗集!在异国他乡!”
她看向刘青山的眼神,充满了纯粹的惊叹和难以置信的震撼,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到眼前这个人的才华有多么惊世骇俗。
刘青山笑着点点头,继续道:“还不止。因为反响特别好,读者评价非常高,连《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大报都给了极高的评价,说诗里有‘普世情感’、‘直指人心’、‘令人难忘’……”
他简单复述了几句屠岸念过的评论,“所以,美丽国的出版社决定乘胜追击,马上就在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等七个西方国家同步发行!”
“七国同步?!”
于曼妮的呼吸都滞了一下。
她出身外交官家庭,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刘青山的名字和他的诗,将真正意义上地走出国门,响彻西方世界!
这不仅仅是文学成就,更是一种文化影响力的象征!
她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青年,心中的震撼如同潮水般翻涌。
他的才华,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耀眼夺目!
“这是两件了,那……第三件呢?”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充满了期待。
“第三件,”刘青山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托《一代人》热销的福,美丽国顶尖的克诺夫出版社,主动找上门来,对《达芬奇密码》产生了浓厚兴趣!现在正在和人民出版社谈合作,想拿下海外版权,大方向基本敲定了!”
“《达芬奇密码》也要出海了?!”
于曼妮惊呼出声,随即意识到失态,赶紧捂住嘴,但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惊喜、激动、崇拜的光芒几乎要溢出来!
诗集震撼西方,小说紧随其后!
双喜临门!
这简直是……天才的成就!
她看着刘青山,只觉得他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耀眼的光环,令她几乎睁不开眼睛。
这个男人的才华,深不见底!
“天呐!青山!恭喜你!这……这真是太了不起了!”
于曼妮由衷地赞叹道,声音里充满了真诚的喜悦和浓浓的敬佩,“我……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简直是……双喜临门!不,是文化盛事!”
她激动得脸颊微微泛红,在火锅蒸腾的热气映衬下,显得格外明媚动人。
巨大的惊喜过后,于曼妮看向刘青山的眼神彻底变了。
之前的狡黠和试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温柔的、带着崇拜的专注。
这时,锅里的汤正好滚开,咕嘟咕嘟冒着大泡。
“水开了,快下肉!”
于曼妮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立刻拿起筷子,动作麻利地将刘青山最爱吃的上脑羊肉片夹起一大筷子,小心翼翼地放进翻滚的汤里,用筷子轻轻拨散。
接着,她又夹起几块冻豆腐,几片爆肚,都是刘青山平时吃得最多的东西。
这蹭饭的一个月,她不仅蹭了饭,更是把他的饮食喜好摸得一清二楚。
“快吃快吃!这么好的消息,得好好庆祝!这顿必须吃好!”
她一边下菜,一边殷勤地将涮好的第一片嫩羊肉夹到刘青山面前的碟子里,还细心地帮他调好了麻酱小料,咸淡适中,蒜泥香油比例恰到好处。
“谢谢。”刘青山感受到她态度的微妙变化,心中微动,笑着道谢。
“谢什么!”
于曼妮嗔了他一眼,随即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光吃怎么行!这么大的喜事,必须喝酒!服务员!”
她招手叫来服务员,声音清脆,“来瓶茅台!要好的!今天咱们得好好庆祝庆祝!”
刘青山本想劝阻,但看着于曼妮兴奋得发亮的眼睛,再想想今天确实值得庆祝,便笑着点了点头:“行!听你的,喝点!是该庆祝庆祝!”
晶莹剔透的茅台倒入杯中,浓郁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甚至压过了火锅的香气。
于曼妮端起小巧的酒杯,眼神亮晶晶地看着刘青山,脸颊因激动和酒气而更显红润:“青山!这杯酒,敬你的才华!”
“敬《一代人》扬名海外!”
“敬《达芬奇密码》即将远航!”
“干杯!”她声音带着由衷的喜悦和一丝豪气。
“谢谢!”
刘青山也端起杯,与她轻轻一碰。
辛辣醇厚的酒液滑入喉咙,带来一股灼热的暖流,更添了几分豪情壮志。
两人相视一笑,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