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三星的疑惑(2 / 2)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总监的脸色:“至于这个惊悚的价格,我们初步分析,他们极有可能是采用了极度压缩利润、甚至可能是暂时亏本的激进策略,他们的首要目的,恐怕不是盈利,而是用难以想象的低价快速冲击市场份额,制造爆炸性的话题效应。这是一种……赌徒式的营销。”

“线上销售?只在网上卖?”金在勋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嘴角甚至牵起一丝嘲讽的笑意:“王经理,手机不是书本、不是CD这种低价值标准品。它是价值相对较高、需要消费者亲自上手体验质感、操作手感,并且非常依赖线下售后服务保障的耐用消费品。仅仅依靠网络上的几张图片和几段文字描述就完成销售?这太荒谬、太不现实了。而且,这种价格,这种销售方式……”

他顿了顿,身体前倾,做出了一个基于他经验判断的结论:“听起来很像是那些华南地区‘山寨机’的做法,只不过他们可能运气好,拿到了正规的生产牌照而已,试图洗白上岸。”

在2005年,三星、诺基亚等国际品牌对肆虐于中国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的“山寨机”情绪复杂:既头痛于其如野草般蚕食低端市场份额,又从心底里轻视其缺乏核心技术、质量低劣粗糙和品牌形象不堪。

在金在勋的认知框架内,这个突然从互联网角落冒出来的“光速G1”,无非是一个包装得稍微精致一点、营销胆子更大一点、碰巧撞上了一个莫名其妙网络节日的“高级山寨机”罢了。

它或许能昙花一现,但绝无可能对三星精心构建的品牌堡垒和渠道长城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我们需要保持关注一下,但不必过度反应,自乱阵脚。”金在勋最终下达了指示,语气恢复了往常的沉稳与权威:“让市场部继续观察一下这个所谓的‘光棍节’最终的销量数据和后续几天的用户反馈。重点是,监测一下社交媒体和论坛上,是否有任何针对我们三星品牌的具体负面对比或冲击性言论。至于这个光速科技本身……”

他挥了挥手,“列入观察名单,留意即可。

这种依靠单一爆款、疯狂低价冲击市场的模式,或许能博得一时的眼球,但缺乏核心技术、品牌积淀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我们的战略重心,始终是巩固与国美、苏宁等大型连锁渠道的战略合作,持续推进旗舰产品的品牌营销,以及和中国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深度绑定。这些,才是真正决定胜负的主流战场。”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跨国巨头的自信与从容,以及基于过往成功经验所形成的强大路径依赖。

他并未意识到,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旨在颠覆传统渠道结构和营销模式的竞争维度,正在他视野的盲区里悄然开启雏形。

他将光速G1的崛起视为一次偶然的、嘈杂的、非主流的市场噪音,一次无关紧要的短期扰动。

然而,商业的历史往往正是由一些最初被行业巨人忽视或误判的“偶然”和“噪音”所强力推动和改写的。

轻视,有时比失败更具毁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