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 > 第290章 残棠吻过枪膛雪25

第290章 残棠吻过枪膛雪25(1 / 2)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房间,邵庭正在整理戏服,忽然房门被猛地推开。

苏砚清兴冲冲地闯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北平日报》,眼底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庭弟!快看!"

报纸头版赫然印着醒目的标题:

"江桥抗战:东北军民英勇抵抗日寇——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率部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

邵庭的指尖微微一顿,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知道,段明昭此刻就隐在那支队伍里,用化名参与着这场战役。

"庭弟,这算是打击日本人成功的第一步!"

苏砚清的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手指点着报纸上的战报,"马占山将军率部在嫩江桥阻击日军,毙敌数百人!你看这数字,多提气!"

邵庭接过报纸,目光扫过那些滚烫的字句,胸口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

他抿嘴轻笑:"是啊,师兄,这是个好的开始。"

一个多月前,在邵庭和段明兰谈判后的次日,《北平日报》就刊登了一则娱乐版的消息:

"段家大小姐公开声明:今后不再观看庆喜班演出"

文章旁边还附了段明兰的简短声明,措辞冷淡而官方:"因个人原因,今后不再观看庆喜班任何演出,特此声明。"

"据知情人士透露,段小姐与庆喜班当家小生苏砚清感情生变,疑似分手。此前段小姐常包下二楼包厢专程捧场,如今突然划清界限,恐与即将到来的赵家联姻有关。"

这是段明兰履行承诺的方式。

用一个看似"情变"的公开声明,彻底将苏砚清从段家的阴影中剥离。

苏砚清那时并不知情,只当是自己那日言辞过激伤了对方,害得她彻底厌弃了自己。

这份声明虽然让一些势利眼开始对苏砚清冷嘲热讽,但也让他彻底脱离了权贵的焦点。

这正是邵庭想要的,也是苏砚清需要的。

那之后,苏砚清消沉了两天,再抬头时,眼里却比以往多了几分清亮,话也密了不少。

此时的苏砚清深吸一口气,眼神亮得惊人:"庭弟,我已经联系了几个地下组织的同志,准备加大募捐力度。"

他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振奋:"这次江桥抗战证明,我们中国人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邵庭看着他灼热的眼神,轻声提醒:"师兄,还是要小心行事。"

"我知道,"苏砚清点头,声音坚定却谨慎,"我会更加低调,绝不会暴露身份。"

他拍了拍邵庭的肩膀,笑容灿烂如朝阳:"庭弟,我们的国家,一定有救!"

这乱世里的希望,或许就藏在这些滚烫的心跳里。

邵庭点头笑道:“嗯,我信。”

*

三年后,北平冬夜。

寒风卷着细雪,像无数把小刀子刮过灰暗的街道,呜呜的风声里裹着碎冰碴,打在脸上生疼。

一辆破旧的黄包车停在庆喜班后门,车夫压低了帽檐,警惕地扫视四周,确认无人跟踪后,才转身掀开车帘。

"客人,到了。"

车里的人缓缓起身,身形比三年前更显挺拔,却透着掩不住的消瘦。他裹紧身上的旧棉袍,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半张苍白的脸。

是段明昭。

他的大腿和左胳膊都带着枪伤,伤口早就愈合了,可东北的严寒像附骨之疽,让旧伤在寒冷时钻心地疼。

这几日尤其厉害,骨头缝里都渗着冷意,前阵子甚至在战壕里昏了过去,部下们轮流劝他,说先回北平养好身子再回去,他犟不过,才依了。

“你回去吧,路上小心,别让探子跟上。”他低声对车夫道,声音沙哑,像是被北风刮过喉咙。

车夫犹豫了下:“我再送您两步?您这身子……”

"没事。"段明昭摆摆手,"我认得路。"

车夫叹了口气,终究没再多说,拉起车把,黄包车的铃铛在风雪里响了两声,很快消失在巷子尽头。

段明昭站在庆喜班的后门前,望着那扇熟悉的木门,胸口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他记得自己刚到东北时,满腔热血,以为凭着一身本事,定能在战场上杀敌报国。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狠狠一击。

子弹不长眼,战场上从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活下来的鬼和倒下的人。

第一次亲眼看着战友被炸得四肢破碎,倒在血泊里抽搐时,他胃里翻江倒海,吐得昏天黑地,连胆汁都快呕出来了。

可战场不会等他。

炮火仍在咆哮,子弹擦着他的头皮呼啸而过。

他抬起头,看见那个刚刚还在和他说话的战友,现在只剩半张脸嵌在焦黑的弹坑里,眼睛还睁着,空洞地望着灰蒙蒙的天。

那一刻,他终于明白——

英雄不是天生的,英雄是活下来的人,踩着尸体往前走。

后来,他学会了冷静,学会了在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学会了握紧刺刀,面无表情地捅进敌人的胸膛。

他也学会了伪装。

在东北,没人知道他是北平段家的少爷,只知道有个叫“李小庭”的年轻军官,打起仗来不要命,带出的队伍总能打些漂亮的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