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一众大臣也是纷纷开口附和。
的确。
在礼法下。
的确是该如此。
在如今的宗谱上,朱高政虽然存名,却是已死之身,这些自然需要改变的。
看着群臣如此。
朱棣也点了点头。
“诸卿所言极是。”
“政儿,的确是该认祖归宗才行。”朱棣当即点头说道。
“孔卿。”
“此事便交给你去办了。”
“年节只有两日了。”
“明日,便举行认祖归宗大典。”朱棣又看向了孔克英说道。
一听这明日就举行。
孔克英有些诧异,急忙道:"皇上,会不会太仓促了?"
“朕已经失去儿子这么多年了,不想再耽误了。”
“说明日就明日。”
“不能耽误。”朱棣则是正色说道。
“臣明白了。"
“待得此间朝议散去,臣会立刻去准备认祖归宗大典诸事。”孔克英立刻领旨。
“政儿。”
“明日,好好准备。”
“不仅是你认祖归宗,还有熙儿,淇儿,武儿他们。”朱棣转过头,看向了朱正笑着说道。
而当目光落在了郭玉儿还有她身边的三个孙儿时,朱棣的目光自然是变得更加柔和。
这几年一直都在打仗。
所以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孙儿,不过好在自己妻子一直都陪伴了。
以前失去了自己儿子,朱棣自然是要加倍在自己孙儿身上找回来,好好对待,好好恩泽。
“臣,领旨。”
此刻。
朱正还是有些恍惚,不过在这大势下,朱正似乎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毕竟自己的身份是真正的皇长子,昔日的燕世子。
只是失去了曾经的记忆让朱正有些别扭。
如若恢复了记忆,这一切就不复存在了。
终究。
记忆才是关键。
而看着朱正还是自称为臣,朱棣也并没有任何生气。
“好。”
朱棣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
他自然是清楚朱正的性格的,并非那种趋炎附势之人。
此番突厄的告诉他,他的父母还在,而且此刻还与他相认,的确是有些奇怪,太过突兀了。
“诸卿,可还有事启奏?”
“如若没有,便散朝吧。”
“朕也想一家人好好聊聊。”朱棣笑了笑,看着满朝文武道。
今日之所以聚集群臣,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朱正恢复身份,在所有人面前正名。
如今已经完成了,朱棣自然也是松了一口气了。
也正在朝臣准备参拜离开时。
“报。”
“启奏皇上。”
“文渊阁,发现了一件东西。”
“工匠刚刚挖掘出来的。”
朱能快步跑了过来,一脸急切。
“文渊阁挖出东西了?”
朱棣一愣,急忙看向了朱能。
显然是没有想到竟然还有此间之事。
朝堂上的文武也是纷纷看向了朱能。
文渊阁如今是什么情况,他们自然都非常的清楚。
当日朱允炆引火自焚,文渊阁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了,当然,引火自焚是假的,引火是真的。
如今文渊阁也还在修缮之中,能挖出什么东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