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有些为难。
如今战场上的形势,已远超陛下当初的预判,后援跟不上,贸然挺进的话,实在是有些危险。
除非。
“报!”
“将军,陛下密信!”
李文忠精神一振,急忙从传令兵手里,接过南京来的密信。
秦王朱樉率兵两万,已驻扎在了距离罗卜仅五十里的阿端卫!
秦王其实是跟着运送粮食布匹和种子等器物,一起来的,但为了避免引起敌兵的注意,对外没有声张。
李文忠寻思着,如果声张了的话,只怕沙州的那场仗根本打不起来,敌兵早被明军的火器吓破了胆,知道又有两万大军由大明亲王统领着,避让还来不及呢,哪敢造次。
“查先兄,这场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此话怎讲?”
“陛下特派了秦王前来助阵,两万大军驻扎在罗卜以东五十里,只待新汗王一声招呼,我们便能帮你们摆平叛乱!”
查先惊得张大了嘴巴。
不是!
你们大明人还想顺手把罗卜收回去?
“多谢李将军,此事我得亲自去禀明汗王,再行商榷,告辞!”
如果李文忠想带仅有的兵马前去罗卜助阵,查先自然十分欢迎。
可再来两万明军,查先不光担心罗卜会重回汉人之手,连他们汗王都得成为大明的新“汉王”。
虽说汗王确实向往中原文化,但也绝对不能在这么弱势的情况下,被大明拿捏。
查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跑得比兔子还快。
李文忠看了一眼密信上的安排,笑得合不拢嘴。
“贪多嚼不烂,陛下就是想让你们赶紧解决内部的乱子,稳固住战果。”
东北的敌兵瓜分元廷地盘,西部的东察合台汗国忙着重新册立汗王。
大明可以利用这数月的空档,将收复的失地,彻底掌控在手里,再图变局。
“是时候给陛下写捷报了!”
……
腊月二十。
是礼部选定的册立皇太孙的吉日。
进了腊月就开始算账数钱的朱雄英,事到临头,才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爷爷,我没礼部准备好的背祭天告祖的那些话怎么办?”
虽然宫内宫外,早就传遍了皇太孙的过人之处,但这次是朱雄英第一次出现在这么隆重又盛大的场合。
按照老朱的说法,是想让皇太孙一经亮相,就树立好威严,也让老祖宗瞧瞧,老朱家生出来的大孙子有多强。
朱雄英倒是不想当这个显眼包,只想混水摸摸鱼,走个过场就开始搂席。
“乖孙,统共只有四句话,咱看两遍都记住了,你还用背吗?”
朱元璋把早就准备好的小抄,塞进了他的手心里。
“要是真的背不下来,等会儿你就照着咱给你写的纸条念!”
朱雄英没有错过老朱眼中狡黠的笑意,他打开纸条,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目瞪口呆。
缓了好半晌,他与老朱打着商量。
“爷爷,我好像记住了礼部写的那四句话,我还是念那四句,就不念你写的这两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