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些英勇的忠魂加入战局,原本胶着的战况瞬间逆转。
小女侠不再孤军奋战,她的身边,是无数道悍不畏死的英灵。一时间,沙场之上,只闻鬼哭狼嚎。那些方才还狞笑不已的吐蕃士兵,转瞬之间被尽数斩杀,无一幸免。
天幕下的百姓们刚刚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可那欢呼声却又在下一刻戛然而止。
只见,光幕之上,小女侠转过身,看向那些依旧散发着淡淡金光的大唐将士们,正准备开口询问。
为首的那名将士,仿佛已经看穿了她的心思,对着她,露出了一个笑容。随即,他便转过身,面对着身后那片广袤的沙海,高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
“李铁山!”
声音落地,他身后的一名将士立刻接上。
“佟旭安!”
“裴文远!”
“卢照雷!”
“尉迟玄!”
……
一个又一个的名字,在空旷的沙鸣峰上响起,仿佛是对这片土地永恒的誓言。
当最后一个名字落下,所有忠魂齐齐转身,面向东方,面向长安的方向,用尽最后的魂力,发出了震天的呐喊。
“愿与沙鸣峰!共存亡!”
那声音层层叠叠,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黄沙都震得颤抖。
“愿与沙鸣峰!共存亡!”
“愿与沙鸣峰!共存亡!”
呐喊声中,他们的身影化作了漫天璀璨的金光,如萤火般升腾,最终消散于风沙之中,回归了这片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
李世民看着那空无一人的沙丘,张了张口,喉头滚动,似乎想喊住他们,似乎想说些什么,可最终,只发出了两声不成调的哽咽。
“诶……诶……”
千言万语,终究是堵在了喉间,化作了一声沉重到极致的叹息。
他抬起手,狠狠地擦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又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悲怆,这才重新操控着小女侠,一步步走上那座烽火台,将那面象征着忠勇的军旗,郑重的收入行囊。
随即,小女侠的身影再次踏上征途,在这茫茫沙海中,继续寻找着那些散落的旗帜。
“今越,”李世民的声音沙哑得厉害,“趁这段路,你跟朕,讲讲安西军吧。讲讲,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安西军……又是为何会如此孤立无援。”
李今越闻言,侧目看向身旁的李世民。看着他那双通红得好似要滴出血来,却依旧有泪水不断涌出的眼眶,心中不由得暗自感慨:二凤陛下这泪腺可真是发达,一天之内哭上两场,一天哭上两场,还能有这么多眼泪,当真厉害。
但吐槽归吐槽,李今越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那我们就接着上次的话头继续讲吧。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庭为平定内乱,将河西、北庭,安西各地的精锐边军尽数调往中原。说来,乾元元年,身处华州的诗圣杜甫,还在官道旁,亲眼见到了自安西北庭都护府归来的一万五千名将士,为此,他还写下了一首诗。”
“‘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说到这里,李今越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其实,单从这几句诗,我们就能窥见当时的安西军有多么强大。他们能以区区两万余人,便牢牢控制住辽阔的西域,足以证明他们的战斗力有多强。”
“可惜……当时的诗圣并不知道,这支战无不胜的强军,在主力被抽调一空,仅剩数千人之后,很快……就会变成一支孤军。”
听到此处,天幕下的所有人心头都是一紧。
“唐代宗广德元年,吐蕃趁大唐内乱,悍然攻入大震关,尽取陇右之地。而直到同年的二月,安史之乱才算勉强平定。可还不等唐庭有喘息之机,同年秋,当时的朔方节度使,大宁郡王仆固怀恩,却突然勾结吐蕃、回纥,起兵反叛。”
此言一出,天幕之下,顿时骂声四起。
[这仆固怀恩是猪油蒙了心吗!官都当到郡王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就是!自己要是想自己当皇帝,反就反了吧!但你勾结外族算什么东西!真是个猪狗不如的玩意儿!]
[此等国贼!当千刀万剐!]
“唐庭闻讯,连忙再次急召当世名将郭子仪领兵救援,双方在奉天展开对峙。与此同时,河西兼伊西北庭节度观察使杨志烈,听闻长安告急,立刻决定围魏救赵,派出一万兵力,直捣仆固怀恩的大本营灵州,以迫使其回防。”
“这一计策,虽成功迫使仆固怀恩放弃围攻长安,回援灵州,但杨志烈麾下的将士,却也因此死伤大半,元气大伤。而郭子仪,也在此战中,成功击退了吐蕃与回纥的联军。”
听到这里,天幕下的人们虽然为那些牺牲的将士感到心痛,但总归是松了一口气。
然而,李今越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心,再一次沉入了谷底。
“但是,此事后不久,吐蕃便趁着杨志烈元气大伤,再度发兵,猛攻凉州。杨志烈不敌,情势危急之下,只能带着亲信仓皇逃奔甘州。”
“而河西走廊的东大门,凉州,也就此失陷。”
“至此,河西、安西、北庭三地,与大唐中原的联系,被彻底斩断,沦为……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