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个人,九男四女,五瓶榆树钱,插科打诨,谈天说地,掐似微醺,风过酒醒,状态刚刚好。
已经缓过来的叶紫萱,感激白露的陪伴,畅想的嘀咕道:“要是所有的酒局,都能有这样的氛围,那该有多好。”
年轻人不喜白酒,但年轻人才刚进入这个社会,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整顿职场上的酒文化。
娱乐影视行业,又是出了名的酒局高频区,形形色色的人都能接触到,往往贪杯的并不在少数。
弟弟不喝醉,姐姐哪里有机会;
妹妹喝不醉,哥哥哪里有机会;
演员不喝醉,老板哪里有机会…
都说娱乐圈里乱象丛生,各种潜规则应接不暇,可是跟金融、建筑、地产等行业相比,简直是白莲花还白莲花。
一般找剧组小鲜肉畅谈心扉的,可不是主演编剧导演,更多是制片投资人。
毕竟比起一时的贪欢,对靠高频曝光的这些人来说,收益明显高过风险。
同理这也是为何演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跟网红谈恋爱,两者对流量的态度不同,自然也无法长期交流。
另辟蹊径纵使闯出了通天大道,但脱颖而出的终究只是少数,多数情况下也只会泯然于众。
处在风口浪尖之上,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谨慎,毕竟一不留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而能站在风口上的,除了极个别的少数幸运儿,大多数人都需要无数人脉资源的共同托举。
想胜天半子者如履薄冰,有几个能真正平安走到对面。
微风吹乱了叶紫萱的发丝,后者仰望静谧的月光,语重心长跟身边的白露真诚道:“千万不要学我这个反面素材,一定……”
……
聚餐结束,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简单洗漱后的大恬恬,直接老奶奶钻被窝,眼睛笑成月牙娇嗔道:“录制一天节目可累了,安啦安啦~”
大恬恬小脸喝的红扑扑,又喜感又可爱,简直萌化了陈浪的心。
……
社会套路深,利益吊人心,自从电影添加上了金融属性后,出品发行的套路,就变得层出不穷了。
现阶段市面上流行的,就是机构有时候专门组局,出品方及时套现,发行方炒作,吸引大批韭菜关注。
举一个简单例子,一部叫《杀局》的项目,资本A找编剧创作并等项目过审后转手,接手的资本b找导演+演员拍出来后转手,接手的资本c拿作品去一级、二级市场上发行。
这就是典型的“剧本—制作—发行”三段式套利模式,优势是可以减轻拍摄过程中的回款压力,劣势是在这过程中,总要有人出来买单。
在这过程中,电影行业就催生出保底发行的玩法,有些资本或是为了利益输送,或是为了提振股价,又研究出了各种对赌协议。
不能说保底发行和对赌协议的手段有问题,毕竟这对电影本身创作而言,也能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可是一旦有人动了歪心思,就会产生潜藏的利益输送、资本收割……,甚至是金融洗钱,从而破坏整个电影市场的正常平衡。
像正在热映的《我不是药神》,以及即将上映的《西红柿首富》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之所以在上映前能得到铺天盖地的宣传,自然是全部都参与了保底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