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流行一句老话:种瓜的得瓜种豆的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自即日(1628年10月1日)起,尔等后金黑社会黑恶团伙、恐怖主义组织、反叛集团,凡损毁抢夺大明国家与人民私人财物的、杀害劫掠大明平民的,我梁山司将予以严惩。毁我一屋,平你十寨。害我一人,灭你百户。
请后金伪满集团认真考虑并接受我们的建议,放下屠刀做个守法良民。另,多尔衮及正白旗全体,胆敢明犯大明者宜取头颅筑京观于辽东城乡砥间以正视听,对多铎及多尔衮则处以凌迟。梁山人民及强大的梁山军说到做到,勿谓言之不预也!”
英雄少年多尔衮抽刀劈死空气,扬言定要率军将梁山一干人等碎尸万段。黄台吉压住多尔衮的暴跳,问袁崇焕信使诸多其不解之处。信使和屋子里的辫子们都是老熟人了,熟到什么程度呢?光看后脑勺上的猪尾巴就能辨认出是谁来。他尽着熟人的义务,言无不详。“这个1628年10月1号是梁山历,檄文事件就在8日之前。其次,梁山当权四人本是赵宋后裔子孙,赵宋先经靖康之难后反屠金国,你们两家本是世仇。由此前后两个金国,故文书口述均称呼贵国为后金。至于多尔衮与多铎二位贝勒爷为何遭梁山特别嫉恨,袁大人亦不知详情。恐怕此前有甚么过节!”
有过节,很大的过节!但非此前而是此后。正是这个摄政王多尔衮强推‘剃发易服’,多铎加以执行,杀得中华大地人头滚滚,用屠刀折弯了汉民族脊梁,灭亡了中华文化,倒退了民族审美,是为千古罪人!
目睹黄台吉率全体对檄文嗤之以鼻的态度,信使善意提醒了一句:“他梁山司有个习惯,但凡用到‘勿谓言之不预’他们真就准备动手了。”
梁山这两个字如雷贯耳,你不想听也挡不住。关于梁山和梁山军的所作所为黄台吉多有耳闻。他略思衬后说道:“梁山不知也就罢了,信使先生却是知我详细的。我建州自成一系,非前世女真人族裔,我等满人与宋时辽金的女真金国并无太多瓜葛。先生知其详。回去请袁大人代本汗转告梁山。”
多尔衮吃饱了猪大肠,联想到了猪门腔。经黄台吉首肯,由多尔衮口述,辽阳守将李永芳执笔,后金的回函铿锵有力满是英雄气,顺便嘲笑下梁山逞口舌之利让人笑掉大牙:“刀枪是硬的,舌头是软的。淋上酱油加点腌菜做成的红烧门腔必是美味。正白旗他日攻取梁山匪寨,必将匪首四人舌头拔出来做成红烧门腔。”
黄台吉就前些日子梁山军的徒弟在自己地盘上有过的精彩亮相有清晰认识,可以说表现不俗吧。作为信奉‘以实力地位出发’的马上皇帝都有个最明显特质:尊重事实、尊重强者。自己要去明国要饭,明国皇帝的亲兵近卫军蹲在自己家门口虎视眈眈,怎么办?留条看门狗显然不够看的。对此,黄台吉有个屡试不爽的好办法,好比打架的时候有一招叫撩阴腿,一脚过去攻你必防。这次一定要和近卫军好好过过招的,但预设战场不在我大金国,要打就在关内打在你家地盘上打,打烂别人家的家什不心疼。所以后金军这次的大举入关,必须大张旗鼓明白无误告诉明君明军:我要到你皇城根下转一圈。对喽,我要打你主子,你近卫军身为主子的家丁看你回不回援!
袁崇焕派信使辛苦一趟过来,好朋友的面子要给。既然‘勿谓言之不预也’是假梁山军动手的节奏,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黄台吉特意留二万兵马驻防辽阳,以防被背后捅刀。
留二万人马够有诚意够给你面子了,黄台吉亲切地对信使说道:“本汗如此安排,宁远信使可满意?”
慢来,假梁山军是什么意思?皮岛上的骑兵师可是如假包换的梁山军。如若不信可以看他们的士兵证、身份证。
哎—你我两家老朋友老熟人,你宁远信使当我面扯淡就不厚道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皮岛上的那些叫梁山军骑兵师的,一半儿火枪一半儿大刀长矛,分明是如假包换的关内明军。换身马甲就想博人眼球?至于关内明军什么水平,黄台吉笑而不语。
由鞑子汗王脸上那真诚的坏笑而起,信使打心底里替关内那些不争气的宝宝们害臊:人家笑尔等是纸糊的哦。至于留下吃饭就免了罢,信使欠身抱拳感谢鞑子汗王待客之道,同时也是感谢黄台吉对宁远以及九镇边军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