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霞客行(1 / 2)

迎祥沟可以,菊花洞不行。菊花一词如今被异化丑化,十分不雅,就叫石花洞了。还有,我徐弘祖号霞客,彩霞的霞,以后别再喊甚‘侠客、大侠’了。

徐专家不停按动快门,将此难得美景收入手中。没说的,必须同意将雨岔大峡谷建设成为旅游景点。

“同意,此地貌殊为难得。”

茅拿恩茅部长从来对事不对人,他说雨岔大峡谷难得便是真的难得,也肯定了我们徐院士徐局长的眼光。徐霞客因此兴致盎然,和茅拿恩热烈讨论起景点规划建设,大有忘记正事的趋势。

老赵要赶着去北京护驾,“两位别闹了,办正事吧!饭都吃不饱,谁有闲情逸致来看这地缝峡谷。尤其你徐弘祖徐大局长,你的足迹停留哪里,哪里就要圈地收费。我好女婿可告诉过我,你去了贵州兴义纳灰村看峰林,赋诗‘世上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你又去了相邻的罗平峰林,写下‘罗平着名迤东’。亏了你的落笔题文,待他赶去看时,彼处便叫做‘万峰林’和‘金鸡峰丛’给圈地收钱了。”

科学院院士兼测绘局局长徐霞客的脑子被‘无稽之谈’四字笼罩,他想破脑袋也想不起来自己何曾有过此点墨成金的勾当。且当世只梁山司大搞特搞景点收费,普天之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朝廷官府目前不曾被此陋习所侵蚀,昨日不曾、今日不行、明日亦不会。兴义和罗平峰林何曾有收费游览一说。定是你这老军信口开河!

当下他只说道:“有司有云:要想富,先修路。陕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灿烂无比的人文地理,秦直道修复平整了,此地便可纳入大西安一昼夜交通圈,平定民乱指日可待。待天下太平了,文人墨客、有钱有闲的、摄影爱好者必慕名而来,就这么定了。”

关于秦直道的修缮,曾有狐疑乍现,事情一忙便又忘了。此时‘秦直道修复平整’一言如唤醒词,将老赵的灵感提拉出来。

学生举手提问:秦直道,秦朝古董,高价值文物。常规操作应予以保护或修旧如旧,为何这次却要大兴土木将之改头换面?

路,修好了,就得有人走。

老师解疑答惑:赵军门差矣!文物有分类,保护亦不同。秦直道,年代久远,有题字碑文遗存,但有文字价值就高。道路有其使用功能,修复再用,如同四川灌县都江堰,先秦古物使用至今,岂非佳话哉,岂不美哉!

一个道路建设、一个水利工程。咱们要做的,便是让大秦的高速公路和都江堰一般不留遗憾地造福百姓。

秦直道,建于公元前212年的高速公路,采用“堑山堙谷”的修建方式,这一点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记载‘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堑山堙谷”,挖山填谷的意思,尽大可能地保持了道路的平直。从高处俯瞰,秦直道近乎一条直线,翻山越岭、过林穿沟、遇沟填平,遇河架桥,干脆利落,一路向北七百公里。它不仅是调兵运粮的国防动脉,更以科学设计奠定后世公路标准。秦直道的修建理念那可是相当先进。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可不是说着玩的。道路宽度、坡度、路基,都设计得极其科学严谨。乃世界公路之鼻祖,后来的丝绸之路,后世很多重要官道的修建都借鉴了秦直道的经验。

这古代的黑科技,让地质学家、测绘学家徐弘祖低下了高傲的头颅:“秦之黑科技,吾辈难以望其项背也。”

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美好向上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专家不搬砖,这个时代的学者不学坏。

徐霞客,富二代。仗着家里有钱,敢于藐视当官发财之世俗,敢于追求理想,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当兴趣与专业螺旋缠绕,天才诞生了。

‘罗平着名迤东’,不止此六字之简简单单。后面的叙述称得上文献资料,是真正有价值的、能体现出徐之超凡专业能力的东西:“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礡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身边无相关信息资料,头上无遥感卫星,徐霞客仅凭洞察力准确推断出峰林胜景西南始于罗平东北终于道州,绵延数千里。乃赞曰:观一点而知线面,窥一斑而见全豹,见一叶而知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