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计划中的计划(1 / 2)

几日之后———

太极殿内,刘璟他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地盯着案几上绣衣卫呈报的密函,眉头紧锁如铁。窗外寒冷的夜风裹挟着淡淡的梅花香气飘入殿内,却驱散不了他心头的阴霾。

\"韦夐、杜子晖...\"刘璟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檀木案几,声音低沉而冷硬,仿佛从齿缝间挤出这几个字,\"很好…等你们许久了…\"

他的指尖在密函上划过,留下细微的汗渍。这些关陇士族,世代盘踞西北,根深蒂固,关中羌乱数十载,尚不能将他们消灭干净。自他推行新政以来,这些人明里暗里的反抗从未停止。如今竟敢将矛头指向他的儿子——那个刚满月的小生命。

\"英儿…\"刘璟想起儿子那双清澈如泉的眼睛,心头一阵刺痛。那孩子尚在襁褓之中,不知世事,却要承受这些恶毒的攻击。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青筋在手背上清晰可见。

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刘璟的思绪。他抬眼望去,只见刘亮风尘仆仆地跨入殿门,一身青袍沾满尘土,连靴子上都带着未干的泥浆,显然是刚回长安就直奔此处而来。

\"亮弟!\"刘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快步迎上前去,双手扶住刘亮的肩膀,\"安州之行如何?可还顺利?\"

刘亮躬身行礼,抬头时眼中精光闪烁,嘴角带着一丝疲惫却坚定的微笑:\"回禀大王,北庭已定,舍妹已与三将军顺利完婚。臣听闻长安风云突变,特来复命。\"

刘璟注意到刘亮眼中那抹熟悉的锐利,知道他已察觉局势变化。这个从中山跑来投奔自己的族弟,最初自己以为只是个来打秋风的穷亲戚,没想到却有过人的智慧与胆识,如今已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坐。\"刘璟示意侍从退下,亲自为刘亮斟了一杯热茶,茶香在殿内氤氲开来,\"你听到什么风声了?\"

刘亮接过茶盏,却不急着饮,目光灼灼地看着刘璟,声音压得极低:\"柳澄之事,恐怕只是开始。\"

刘璟眼中寒光一闪,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看来绣衣卫的情报,你也已经知道了。\"

\"臣在回程途中听闻柳澄煽动太学士子,诋毁吏考新政,意图行刺大王。\"刘亮啜了一口茶,眼中闪过一丝讥讽,\"这等拙劣手段,不像是柳澄一人所为。他那点胆量,若非背后有人撑腰,怎敢如此放肆?\"

刘璟踱步到窗前,望着远处宫墙上跳动的火光,声音低沉:\"韦夐、杜子晖等人已经按捺不住了。他们第一步散播谣言攻击英儿,第二步联络河西残余羌胡作乱,第三步...\"他转身直视刘亮,目光如刀,\"要联络部分朝臣逼我放弃新政。\"

刘亮放下茶盏,手指轻轻敲击案几,节奏与刘璟方才如出一辙:\"大王打算如何应对?\"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刘璟的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宝剑上——那是铸造大师綦毋怀文替他锻造的名剑\"开平\",剑鞘上镶嵌的宝石在烛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韦孝宽我已召回。\"刘璟沉声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穗,\"此人我有大用,不该被韦家牵连。\"

刘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大王明鉴。韦将军镇守玉壁有功,确实难得的人才。只是...\"他犹豫片刻,\"韦家势力不小,若只处置韦夐而放过韦孝宽,恐怕会引起非议。\"

刘璟冷笑一声:\"非议?我刘璟行事,何曾在意过那些闲言碎语?\"他转身面对刘亮,\"韦孝宽虽是韦家人,但为人忠诚,刚正不阿,与那些腐儒不同。这样的人,杀了可惜。\"

刘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大王高瞻远瞩。但其他人...\"

\"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刘璟的声音冷了下来,如同冬日寒冰,\"杜子晖暗中资助羌胡叛军,韦夐散布谣言诽谤世子,柳澄更是胆大包天,竟敢策划行刺...这些人,一个都不能留。\"

刘亮忽然笑了,那笑容让刘璟想起他们年少时一起谋划军务的场景,狡黠中带着几分狠厉:\"大王,臣有一计。\"

刘璟挑眉:\"说。\"

\"柳澄谋逆案尚未结案。\"刘亮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身体微微前倾,\"不如...把这些士族都装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