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王神念父子头上。王僧辩松开斥候的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四万汉军,还有骑兵...若在平原相遇,他们这三万疲惫之师简直就是待宰的羔羊。
"下去休息吧。"王神念挥退斥候,转身望向城外渐沉的暮色,背影显得异常沉重。
王僧辩看着父亲微微佝偻的背影,心如刀绞。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提议:"父亲...不如上书陛下,请求增派援军?哪怕再调两万..."
王神念苦笑一声,那笑声中满是无奈与苦涩:"僧辩啊,陛下连徐公的话都不听,会听我一个小小的右卫将军?更何况..."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痛苦的光芒,"我们行军已有半月,书信一来一回,就算陛下同意增兵,南阳也早就断粮了。到时候,恐怕陛下还要治我个畏战不前、贻误战机之罪。"
王僧辩急得眼眶发红:"可我们继续进军,也是死路一条啊!父亲,您看看那些士兵..."他指向城下正在扎营的士兵们,有人一坐下就睡着了,有人捧着干粮却连咀嚼的力气都没有,"他们...他们哪还有力气打仗?"
王神念沉默良久,最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暮色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罢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明日一早,继续进军。"
"父亲!"王僧辩还想再劝,却见王神念已经转身离去。他望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只觉得胸口堵得慌。这一刻,他忽然恨起了那个坐在建康皇宫中整日诵经念佛的皇帝,恨他的昏聩,恨他的迷信,恨他将三万将士的性命视如草芥。
与此同时,南阳城外三十里的汉军大营中,主帅慕容绍宗正站在沙盘前沉思。
"报——梁军三万援军已至新野,距此不足百里!"斥候入帐禀报。
慕容绍宗挑了挑眉,有些意外:"只有三万?萧衍就派这么点人来?"他冷笑一声,"看来我们这位梁国皇帝是瞧不起我汉国啊。"
副将梁士彦凑近沙盘,指着新野到南阳之间的地形道:"将军,梁军明日必从此路经过。这一带地势平坦,正是我骑兵发挥威力的好地方。"
慕容绍宗没有立即回应,他的目光在沙盘上游移,忽然停在了一个地方——博望坡。他记得半年前,汉王刘璟曾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讲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的故事。当时刘璟笑着说:"用兵之道,古今相通。这博望坡地势特殊,若有敌军从此过..."
一个计划在慕容绍宗脑海中逐渐成形。他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容:"传侯莫陈崇和吴明彻两位将军速来见我!"
不多时,两位骑兵将领先后入帐。
"两位将军,"慕容绍宗指着沙盘上的博望坡,"梁军三万明日必从此过。我欲在此设伏,全歼梁军,你们怎么看?"
侯莫陈崇哈哈大笑,声震营帐:"好!正愁这几日没有仗打,手痒得很!我的骑兵一个冲锋就能把梁军冲得七零八落!"
吴明彻则仔细研究了地形,点头道:"博望坡两侧树林茂密,正好隐藏伏兵。我可率轻骑绕到梁军后方,断其退路。"
慕容绍宗满意地拍了拍手:"好!就这么定了。侯莫陈将军率一万骑兵埋伏于博望坡左侧树林,待梁军过半时正面冲锋;吴将军率一万骑兵绕至后方,务必不让一人逃脱!"
二人齐声应诺,转身出帐准备去了。
慕容绍宗独自站在帐中,望着跳动的烛火,喃喃自语:"王神念...听说你是梁国名将?可惜啊,明日之后,梁国将再无王神念这号人物了。"
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笼罩了整个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