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立即转向苏绰:\"令绰,即刻派绣衣卫前往山东,将贾公老母平安接来长安。沿途务必保证安全,不得有误!\"
\"臣遵旨!\"苏绰躬身领命,心中也对汉王如此重视人才感到欣慰。
贾思勰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关中,没想到汉王如此重视自己,连家事都考虑得这般周到。这一刻,他暗下决心:此生定当竭尽全力,报答知遇之恩。
刘璟又关切地问道:\"贾公对汉国农业可有了解?我汉国欲以巴蜀为根基,农业乃是立国之本啊。\"
提到专业领域,贾思勰顿时眼睛一亮,侃侃而谈:\"巴蜀平原沃野千里,本是天府之国。然近年来战乱频繁,水利失修,农具陈旧,耕作之法仍循旧制。若能改进农具,兴修水利,推广轮作之法,产量必可大增...\"
他越说越投入,从选种育苗讲到土壤改良,从农时把握讲到仓储管理。刘璟听得频频点头,心中更加确信这就是历史上那位农圣无疑。
\"妙啊!\"刘璟击掌赞叹,\"贾公真乃大才!孤决定破格任命你为司农寺监,掌管全国农耕事宜,可直接向孤禀报!\"
贾思勰惊呆了。司农寺监是正三品大员,掌管国家农业命脉,如此重要的职位,竟然就这样授予自己这个初来乍到之人?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王...臣恐难当此重任...\"贾思勰诚惶诚恐地说道,但眼中闪烁的光芒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刘璟拍拍他的肩膀:\"孤相信自己的眼光。贾公不必推辞,尽管放手去做。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找令绰便是。\"
贾思勰热泪盈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思勰飘零半生,今得遇明主,臣生当殒首,死当结草,以报主公厚恩!\"
刘璟连忙扶起他:\"我得思勰,如得一臂!\"
刘璟扶起贾思勰,心中也是激动不已。又一个拜倒在他刘氏三件套下的英才。
忽然,刘璟诗兴大发,朗声道:\"取笔墨来!\"
内侍连忙呈上文房四宝。刘璟略一思索,挥毫泼墨: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写罢,他将这首诗赠予苏绰和贾思勰:\"此诗赠予二位,愿我汉国能广纳天下英才,共创盛世!\"
苏绰和贾思勰如获至宝,他们都知道汉王诗才惊艳,却从不轻易赋诗。有好事者把\"刘璟、温子昇、邢劭、魏收\"并称为\"北地四才\",但朝中重臣都明白,汉王的诗才远在其他三人之上。
\"大王此诗,道尽了选贤任能的真谛啊!\"苏绰赞叹道,\"不拘一格降人才...说得太好了!\"
贾思勰更是激动得双手微颤:\"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王知遇之恩!\"
刘璟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历史走向,更明白人才的重要性。有了贾思勰这样的农学大家,汉国的农业生产力将大幅提升,为未来的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
\"传令下去,\"刘璟对苏绰说,\"明日朝会,正式任命贾公为司农寺监。颁布求贤令,广招天下英才,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臣遵旨!\"苏绰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知道,此令一颁布,汉国将远远超过其他三国。
贾思勰站在一旁,看着这位年轻有为的君主,心中充满了希望。也许,在这位明主的带领下,真的能够结束这乱世,开创一个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