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483章 沙苑大战的序幕

第483章 沙苑大战的序幕(2 / 2)

与此同时,黄河对岸的泰州城内,王思政正在焦急地等待黎磊的消息。

\"将军!不好了!\"一名亲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黎将军被高欢乱棍打出,伤势不轻!\"

王思政猛地站起,拳头重重砸在案几上:\"高欢欺人太甚!竟敢如此羞辱我汉将!\"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泰州只有三万守军,而高欢有二十万之众。若是此时翻脸,无异于以卵击石。更重要的是,高欢此举很可能是在故意激怒他,为进攻泰州制造借口。

\"传令各部,加强戒备,但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轻举妄动。\"王思政沉声道,\"立刻派人渡河,将情况禀报汉王!请汉王定夺。\"

他走到地图前,眉头紧锁。高欢的异常举动让他深感不安——这位北魏权臣,恐怕另有所图。若是被高欢拿下泰州,后果不堪设想。

而在陕州渡口,有一个人正对着空荡荡的码头发愁。黄河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岸边只有五十余条小船随波起伏。

\"只有五十条小船...\"他喃喃自语,\"二十万大军,这要渡到什么时候?\"

此人正是梁国降将夏侯夔。他原本是个体态丰盈的中年人,但自从来到陕州后,明显清瘦了许多。陕州贫瘠,远不如襄州富庶,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汉国的制度极其严格——刺史只有治政之权,无统兵之权,这让他这个习惯了军政权一把抓的梁将浑身不自在。

\"刺史大人又在为船只发愁?\"一个阴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夏侯夔不用回头就知道是主簿赵涵。此人是他在陕州为数不多的亲信之一,也是他知道夏侯夔与高澄暗中往来的少数几人。

\"长安朝廷偏偏在这个时候调走所有大船,虽然常善这个统军都督走了是好事…\"夏侯夔叹气道,\"但若是高丞相因渡河缓慢而怪罪...\"

赵涵轻笑:\"大人多虑了。船只少未必是坏事——正好可以慢慢渡河,观察形势。若是汉王迅速攻下金墉城回师,我们也好及时收手。\"

夏侯夔心中一动。这话说得在理,但他更担心的是另一件事:\"高欢答应的事,不会反悔吧?\"

\"丞相一诺千金。\"赵涵低声道,\"只要大人助他渡河,封镇北将军,涿郡公,外加黄金万两,丝绸千匹。这可比在汉国做个有名无实的刺史强多了。\"

夏侯夔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但随即又被忧虑取代:\"可是万一事败...刘璟的手段你是知道的...\"

\"大人已经走得太远,回不了头了。\"赵涵的声音带着一丝威胁,\"汉国待您如何,您心里清楚。那些尚书台的申斥,那些同僚的白眼...您真甘心一辈子待在这穷乡僻壤?\"

夏侯夔的脸色变得难看。是啊,自从献出襄州后,汉国文武表面上客气,背地里都瞧不起他这个降将。每次朝会,他都感觉自己像个外人,那些目光中的轻蔑与不屑,让他如坐针毡。

\"你说得对。\"夏侯夔终于下定决心,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开弓没有回头箭。你即刻派人通知高丞相,就说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大军到来。\"

赵涵满意地笑了:\"大人英明。我这就去安排。\"

望着赵涵离去的背影,夏侯夔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半年前献出襄州时的风光,汉王亲自接见,许诺厚待。谁知转眼就被打发到这个穷乡僻壤,受尽冷眼。

\"刘璟,你不仁,休怪我不义…”夏侯夔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匆匆跑来:\"刺史大人,码头来了几艘商船,说是从洛阳来的,想要借港避风。\"

夏侯夔正想拒绝,忽然心念一动:\"带我去看看。\"

来到码头,只见三艘中等大小的商船正在靠岸。船身吃水颇深,显然装载了不少货物。

夏侯夔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真是天助我也!这些船虽然不算太大,但比那些小船强多了。

\"告诉船主,风浪太大,船只暂扣。\"夏侯夔对衙役吩咐道,\"等风平浪静后再放行。\"

衙役领命而去。夏侯夔望着这些意外得来的船只,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或许,命运终究是站在他这一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