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叛军的末日(1 / 2)

北海郡平寿县外————

四万大军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旌旗蔽空,刀枪如林。高欢的中军大帐内,炭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帐中凝重的气氛。

\"主公,叛军气势已衰,当速战速决!\"侯景的声音尖锐如刀,他指着地图上的平寿县城,手指重重敲击,\"邢杲那厮已是瓮中之鳖,只需强攻一日,必能破城!\"

年轻的段韶立即反驳,语气虽恭敬却坚定:\"侯将军此言差矣!叛军已成困兽之势,之前我们屠杀太过,此刻攻城必遭殊死抵抗。\"他转向高欢,眼神恳切,\"主公,现已十一月,天寒地冻,强攻恐怕损失不小。不如围而不攻,待其粮尽自溃。\"

侯景冷笑一声,眼中闪过厉色:\"铁伐小儿,你这是在指责我滥杀无辜,导致叛军殊死抵抗吗?\"他故意用了段韶的鲜卑小名,带着明显的羞辱意味。

段韶面色不变,只是微微躬身:\"末将不敢。只是用兵之道,攻心为上。若逼得太甚,恐生变故。\"

\"攻心?\"侯景嗤之以鼻,\"对付这些叛贼,唯有以杀止杀!让他们知道反抗的下场!\"

高欢坐在主位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的心思早已飞回邺城——出来平叛已近个把月,朝中不知是何光景。儿子高澄虽聪明,但毕竟年轻气盛;皇帝元俊表面顺从,内心却未必甘心做傀儡。

这一刻,他忽然觉得帐中炭火过于旺盛,让人喘不过气。

\"主公?\"侯景见高欢走神,忍不住提高声音,\"请主公决断!\"

高欢猛地回神,目光如刀般扫过两位将领。侯景如饿狼般咄咄逼人,段韶则如猎鹰般沉稳锐利。他知道两人都有道理,但他等不起——邺城的权位比这座小城重要得多。

\"城内情况如何?\"高欢突然问道,声音沙哑。

探马立即回报:\"叛军粮草将尽,士气低落。但...但邢杲下令死守,扬言要与我军同归于尽。\"

高欢眉头紧锁。同归于尽?他冷笑一声,邢杲也配?但这话提醒了他——拖延越久,变数越多。万一邺城生变,他就算平定叛乱,也可能失去一切。

\"侯景。\"高欢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给你三日时间,拿下平寿。\"

侯景眼中闪过得意之色,抱拳道:\"末将领命!不需三日,一日足矣!\"

段韶还想再劝:\"丞相三思!强攻恐损兵折将...\"

\"不必多言。\"高欢抬手打断,指尖因用力而发白,\"我意已决。段韶,你部负责东门佯攻,牵制敌军。\"

段韶知道再劝无益,只得躬身:\"末将遵命。\"他退出帐外时,回头瞥见高欢揉着太阳穴的模样,忽然觉得这位权倾朝野的姑父,也有说不出的疲惫。

—————

平寿县城内,叛军首领邢杲蜷缩在县衙后堂,身上裹着厚厚的毛毯,却仍止不住地发抖。窗外不时传来士兵的脚步声和哭喊声,每一声都让他心惊肉跳。

\"完了...全完了...\"邢杲喃喃自语,脸色惨白如纸。他想起一个月前自己还是意气风发的起义领袖,如今却成了瓮中之鳖。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尤其让他恐惧的是侯景——那个杀神般的将军。据说侯景破城后喜欢用叛军的头骨做酒器,将俘虏活活剥皮...想到这里,邢杲的胃部一阵痉挛,差点呕吐出来。

\"大王!大王!\"亲兵仓皇跑入,脸上沾满烟灰,\"高欢军开始调动了!看样子要攻城了!\"

邢杲猛地站起,又腿软坐回椅上:\"怎...怎么办?守得住吗?\"

亲兵低头不语。谁都明白,城外四万精锐,城内只有万余饥寒交迫的叛军,如何能守?

邢杲突然抓住亲兵的手臂,指甲几乎掐进肉里:\"你说...我现在开城投降,高欢会饶我一命吗?\"

亲兵苦笑:\"大王,侯景也来了,侯景的部队...从不留活口。听说上次破城,他把投降的将领做成了'人彘',放在瓮里展览...\"

邢杲松开手,瘫在椅上。他想起起义之初,那些鲜卑官吏确实可恶,欺压汉人,横征暴敛。但他现在后悔了——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继续被鲜卑人压迫,好歹还能活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