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瓜分漠北(1 / 2)

《镇朔协定》签署的第二日,曹变蛟便用最冷酷、也最高效的行动,向两位新晋的大明公爵,展示了什么叫做天朝的执行力。

军功田亩司的官吏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狼群,在龙骧营的护送下,涌入了车臣汗与札萨克-图汗的领地。他们手中没有刀枪,只有冰冷的算盘、精准的经纬仪和一卷卷空白的册籍。他们无视了蒙古贵族们那敢怒不敢言的眼神,开始以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丈量、勘探、并接收这片草原上最肥美的土地。

一条条红色的标线,被狠狠地楔入大地,将传承了数百年的牧场,无情地分割。书记官们则在两位公爵的心腹大将的指认下(没人敢在这种时候撒谎),将一个个部落里最年轻、最健壮的牧民,从名册上划去。

二十三万的人口,超过千万亩的草场,以及数不清的牛羊马匹,在短短十数日之内,便被干净利落地,剥离了出来,变成了大明帝国可以随时取用的战利品。

这,就是战败者的代价。

半月之后,库伦废墟之上,那座由土谢图汗部头颅筑成的京观之前,一场规模远不如漠南,却意义更为深远的“漠北分封”大典,正式举行。

曹变蛟,这位代表着皇帝意志的“北方之王”,亲自主持了这场典礼。

“……龙骧营副总兵李万庆,此役身先士卒,凿穿敌阵,功勋卓着!特旨:赐喀尔喀‘丙字营-零壹号’牧场,共计十万亩!以为世袭罔替之封地!并赐《大明开拓敕券》!”

“……漠南开拓军先锋哈日查盖,作战勇猛,斩获颇丰!特旨:赐喀尔喀‘丙字营-零贰号’牧场,八万亩!并赏喀尔喀奴隶五百户!”

一个个立下战功的名字,被接连不断地念出。

与上次在镇朔城不同,这一次的分封,规模更小,针对性也更强。获得封赏的,几乎都是龙骧营的中高层将领,以及那些在战斗中表现最为忠诚的漠南贵族。

皇帝朱由检,正在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一个全新的法则:帝国的土地,只赏赐给最锋利、也最听话的刀!

他将从喀尔喀“割”来的土地,变成了一根根楔入漠北心脏的、永不生锈的钉子!这些新的军事贵族领地,如同一座座堡垒,将车臣汗与札萨克图汗剩余的领土,彻底分割、包围,让他们再无任何联合叛乱的可能!

当最后一块土地被瓜分完毕,当两位新晋的“公爵”——硕垒与素巴第,被迫带着他们麾下那些眼神空洞的贵族,向这些刚刚夺走了他们一半家产的“新邻居”们,“道贺”之时,所有人都明白,那个属于黄金家族的漠北,已经彻底,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大明帝国完全掌控的、新的“北方屏障”。

--------------------------

漠北被彻底降服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内亚世界。

这一次,周边势力感到的,不再是简单的震惊,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无法言喻的恐惧!

大明,不仅仅是在军事上,碾压了草原。更可怕的是,它在政治上,将两位世袭的、拥有黄金家族血脉的汗王,如同摆弄棋子一般,随意地废立、降格,并将其一半的国土与人民,当作战利品,公然瓜分!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了“文明征服”意味的霸道模式!

一时间,整个亚洲腹地的政治风向,彻底改变!

中亚的各个小汗国、西亚的波斯商人、甚至连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殖民总督,都纷纷派出使团与商队,带着最丰厚的礼物与最谦卑的姿态,日夜兼程,涌向那座已经成为传说中黄金之城的镇朔城!

他们不是来试探,也不是来观望。

他们是来,朝圣的!是来向这个刚刚苏醒的、庞大得令人战栗的东方帝国,表达自己最彻底的、也是最廉价的恭顺,以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土谢图汗!

短短数月之内,镇朔城,这座昔日的草原王城,俨然已成为一个新的、世界级的政治与商业中心。城内,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使者与商人,川流不息。货栈里,堆满了来自西方的香料、宝石,与来自东方的丝绸、瓷器。这座城市,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汲取着整个亚洲的财富,并将其源源不断地,输往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