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边多房间,为什么不便宜点让那些货舱的人住呢。”
和大家熟悉了,姜淳于说话也变得直接起来。
反正她的人设就是这样,也没人觉得她的话有什么冒犯的地方,就是有,看在她有本领还和少东家交好的份上,也能忍。
姜淳于见大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直接找阿德。
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姜淳于说话,阿德明显平易近人的多:“没这个规矩啊。”
船上的规矩,都是从老一辈延续下来的。
比如他们跑海外船的,经常会被托带东西,带人带货都可能。
带的货也有规矩,不是什么货都能带,起码得经得起海关的检查。
带人,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带。
就算带了,那也只能在货舱待着,没道理还要给他们安排房间。
“规矩不就是用来打破的,不一定要一味地遵守规则,有时候需要创新和突破,才能取得成功”
姜淳于就不是个守规矩的人,“你可以找人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多花点钱住上来。他们待的舒服,你也能多挣点。”
当然,一千美金住个单间,这个价格实在高的离谱,一般人真花费不起。
一趟船从火奴鲁鲁带一个人回国,是五百美金一个人。
这个价格是大家默认的,不会有人随便抬价,也不会有人去压价。
价格不算低,但是也不算高的离谱。
只要在当地拼搏了些年头的,一家几口人一两千美金还是能拿得出的。
就是这钱,拿是拿的出,有点心疼人。
把人往海外带,是不可能这么收费的,基本都是要金条。
一人一个小黄鱼,就可以带你出国,如果一家七八口都想出去,没个五六七八个小黄鱼根本出不去。
所以,在这个时代,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去海外捞金的。
就坐船这一项,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能拿出几根小黄鱼的,都不是普通人家,起码在国内还没穷到需要出国讨生活的地步。
阿德认真地想了想姜淳于的提议,他觉得也不是不行。
反正船上有几个空的船舱,空着也是空着,多挣点钱也不是不可以。
见阿德神情松动,姜淳于继续忽悠:“这些人能从国内到国外讨生活,多少都是有点本事的,不然也没办法在国外活下来。他们在船你可以找人没事和她们聊聊,说不定就有你们需要的人才,能帮到你们。你们得利他们收益,双赢的事情有什么不能做的。”
阿德这个人胜在年轻,年轻人就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他家里又是把他当继承人培养的,当然不是那种没有远见的人。
姜淳于这么一说,他立刻察觉到了自己平时没注意到的地方。
他们虽然会带一部分偷渡客,但是从来没想过这些偷渡客还能有其他用处。
偷渡客在一般人眼里,不就是一群没什么活路,才偷渡到海外的嘛。
但是现在一想,这些人中说不定真的就有一些他想不到的人才。
比如眼前这个年轻人,看上去和他年龄相仿,但是刚刚她帮他们船上改的拖网和摇杆就很有用。
而且和她说话,总会有一种解锁新思维的感觉。
以前,他们船上也会带这些偷渡客,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情。
正常一趟带上十几二十个人,小挣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