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集:灯会情浓(2 / 2)

柳如氏抬头看着陈远,月光洒在他脸上,勾勒出他硬朗的轮廓,他的眼睛里满是认真,没有半分虚情假意。她忽然觉得,有没有大房子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身边有这个人。她摇摇头,伸手环住陈远的腰:“我不要大房子,只要跟你在一起,就算是现在的小院子,我也觉得很开心。”院子虽小,却有她种的菊花,有陈远亲手做的木凳,有两人一起吃饭的小桌,这些都是她的念想,比任何大房子都珍贵。

陈远把她搂得更紧了,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能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皂角香。“好,听你的,”他轻声说,“咱们就守着小院子,把日子过好。”月光洒在两人身上,给他们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河灯的影子落在他们脚下,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像铺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路,温暖又明亮。

柳如氏靠在陈远怀里,看着河面上的河灯,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方青布帕子,递到陈远面前:“你看,这是我昨天缝的,给你用。”帕子角上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淡粉色的线衬着青布,针脚细密,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陈远接过帕子,摸了摸上面的梅花,心里一阵发烫——这帕子,她肯定绣到半夜吧。

“好看,”他把帕子叠好,放进怀里贴身的地方,“我会好好收着,以后跑镖的时候带着,看到它就像看到你一样。”柳如氏听了,脸颊更红了,轻轻捶了他一下:“就会说好听的。”嘴上这么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两人就这么静静地坐着,直到河面上的河灯渐渐少了,远处的锣鼓声也彻底停了,陈远才起身,小心翼翼地扶着柳如氏:“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家吧,明天还要早起呢。”柳如氏点点头,提着兔子灯,任由陈远牵着她往家走。

路上的行人已经很少了,只有几盏街灯还亮着,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柳如氏走着走着,忽然停下脚步,转头看着陈远:“陈远,明年庙会,咱们还来好不好?”陈远低头看着她眼里的期待,笑着点头:“好,不光明年,以后每一年都来。”

柳如氏笑了,提着兔子灯快步往前走,灯光在她身后晃出一串暖融融的影子。陈远赶紧跟上,再次握紧她的手——他知道,日子或许还会有苦的时候,但只要身边有她,只要两人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把苦日子过成甜的,就像今晚的糖画,甜得能记一辈子。

回到家时,院子里的菊花还在月下静静开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陈远先把柳如氏扶进屋里,又去厨房烧了热水,倒在铜盆里:“洗洗手脚,暖和暖和再睡。”柳如氏坐在床边,看着陈远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暖意。她把兔子灯放在床头,灯光透过纸罩,在墙上投下一个小小的兔子影子,像是在守护着这个小小的家。

陈远端来热水,蹲在地上,想要帮柳如氏脱鞋。柳如氏赶紧拦住他:“我自己来就好。”陈远却坚持:“你累了一天了,歇着吧。”他轻轻脱下她的鞋,把她的脚放进热水里,指尖轻轻揉捏着她的脚踝——她的脚很小,因为常年做家务,脚底有些粗糙,陈远却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脚。

“水温刚好吗?”他抬头问。柳如氏点点头,眼睛里泛起了水汽——从前在家,都是丫鬟帮她洗脚,如今陈远却愿意蹲在地上为她洗脚,这份情意,比任何珠宝都珍贵。“陈远,”她轻声开口,“有你真好。”

陈远抬头看着她,笑了笑:“傻瓜,咱们是夫妻,我不对你好对谁好?”他继续帮她揉着脚,直到水凉了才起身,把水倒掉,又拿了条干布巾帮她擦干脚。

两人躺在床上时,窗外的月光刚好照进来,落在被子上。柳如氏靠在陈远怀里,轻声说:“今天的糖画真甜,灯谜也很好玩,还有河边的河灯,我都记下来了。”陈远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做更多事,一起去看春天的花,一起去摘秋天的果子,一起守着咱们的小院子,把这些都记下来,攒成一辈子的念想。”

柳如氏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意:“好,攒一辈子的念想。”她能感受到陈远的心跳,沉稳而有力,像一颗定心丸,让她觉得无比安心。渐渐地,她在陈远的怀里睡着了,呼吸变得均匀。

陈远低头看着她熟睡的脸庞,轻轻在她额头印下一个吻:“晚安,我的娘子。”窗外的月光静静流淌,院子里的菊花香气飘进屋里,与两人的呼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最温暖的画面。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风雨,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因为他们有彼此,有这个小小的家,还有无数个像今晚这样的甜日子,在等着他们一起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