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去给闺女撑腰(1 / 2)

陈曦看着星星离开的背影,有股怅然若失的感觉。

李向北捏捏媳妇的手,说:“别看了,咱们得学会适应。”

“没事儿,过段时间就好了。”陈曦扯了扯嘴角,“你说得对,咱们得适应,习惯了就好。”

不习惯还能咋样,她还有三个孩子呢,分别的机会不会少。

陈曦默默地叹了口气,她是不是老了呀?

说起来,她也不是那么有爱心的人,这辈子只想自己过得好,家人过得好罢了。

出现的这个念头,让陈曦想得好久,最后得出一个连她也觉得离谱的理由。

那就是现在的娱乐活动太少了。

这要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那什么搞笑视频,快乐短剧这些来回刷上几遍,保证没有时间伤感这个,伤感那个的。

晚上睡觉前,两口子躺在被窝里商量着明天的行程。

陈曦问:“我们要带着露露一起去学校吗?”

李向北说:“不带了吧?如果学校不顺利的话,我们还要去某委会。”

陈曦:“你觉得,养出那样孩子的家长,会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你看着吧,我们在学校里待不了多久,他们一家人就会来找我们算账了。”

“所以,露露还是不要跟着去了。”李向北道,“我怕那些家长会对露露动手。”

“我认为露露还是去得好。”陈曦说,“怎么也得让她对外人说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不能任由别人胡说八道的。

至于某委会,你去就行,我和露露在外面等你。万一你在里面出了什么事情,我们还能去公安局,去你们部队搬救兵。”

李向北赶紧说:“不至于,真的不至于。某委会又不是龙潭虎穴,里面的人也不可能都是十恶不赦之人。

你们在外面等,也挺好。那就这样吧,明天咱们都早起!”

“好,就这么决定了。”

次日一早,陈曦就精神饱满地起床做早饭。

真应了那句话,早睡早起身体好。

一家人吃过早饭,双胞胎开始左呼右唤地招集小伙伴们,一起上学去。

陈曦目送双胞胎走远,说道:“同志们,背上我们的包,咱们去镇上的高中。”

“好,来了!”露露回屋就把自己的书包背上了,说:“妈妈,我没带书。里面只带了纸和手帕,还有水壶和一个笔记本儿,一支小铅笔。”

“很好!”陈曦道,“足够了。”

李向北也在娘俩的目光下背上了他的军绿色斜挎包,总觉得他这个年纪背这样的包,有点儿难看。

陈曦给女士自行车后座上绑了个背篓,跟他们说:“事情办完后,咱们可以在那边买点儿东西,难得去一趟镇上。”

“行!”李向北骑上他自行车,说:“露露,坐后面。”

后车座已经绑上了一个厚实的坐垫,有这个在上面就不会颠得难受了。

露露笑呵呵地坐上了爸爸骑的自行车,开心地说:“妈妈,我们走吧。”

“走!”

他们有说有笑地离开家属院,仿佛不是去找人理论的,而是出去野餐的。

路上,陈曦问:“露露,你那边还有没有东西没带回家?”

露露想了想,“还真有。妈妈你给我做的一个小包我忘记带回来了,那是装零食的包。”

“行,我们先去教室,把零食包带走。”陈曦说,“然后咱们再去找你们的老师和校长。”

“好!”露露连连点头,开心得很。

他们是掐着点儿来到学校的,这个时间段正是孩子们上学的时候。

这年头,孩子至少八岁才能上学,都晚。都是高中生了,个头也跟成年人没什么区别。

要说区别,那可能是李向北特地穿了件他日常所穿的军装吧,一看就是当兵的。

不像大家常穿的那种军绿色的衣裳,路过的人都会看他。

他是能穿普通衣裳的,可今天不是来给女儿撑腰的吗?当然得穿军装了。

露露拉着妈妈想离爸爸远点儿,她可不想被所有人看。

“爸爸,自行车咱们停这边就行。我和妈妈先去教室了,你在这里等我们。”

“好,去吧。”李向北笑着说。

对于那些打量他的目光,他是一点儿也不在意,只能说年纪越大,脸皮越厚了。

这边高中也有年头了,教室里的桌椅也是陈旧得很。

露露跟妈妈说:“我坐的那个凳子还算好的,我同桌才是真的惨。她坐下就不能动了,一动那凳子就散架了,得重新拼起来才行。”

陈曦啧啧道:“这样的条件,还能好好学习?”

露露摇头,“反正都考上高中了,都是来混文凭的,又不能考大学。”

陈曦无话可说,这样的时代背景,很多孩子上学确实是来混日子的。

露露来到教室,她的同桌已经到了。

“李辰露,你今天怎么来了?”于秀英皱眉说:“赶紧跟老师再请几天假。

我跟你说,昨天钱有粮带着他家里来了,还在咱们班里大吼大叫地说,要是你来了就让人去通知他们一家人。”

陈曦站在一边,眼神儿闪烁着,真嚣张呀,怎么还不来?

她的拳头硬了,好想打个架呀!

至于李向北,他是来保护女儿的,不过这人是万万不能跟群众打架的。

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只能靠她了。一想到这里,陈曦就热血沸腾!

她做贤妻良母太久了,久得她都快忘记那段流汗又流血的日子了。

那个时候的她,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把对手打倒,那真是绞尽脑汁地想啊。

她脑子里多的是往哪里打最疼,往哪里打才能打出内伤来……。

露露不以为然道:“哼,就他有父母?我也有爸妈呢。于秀英,我以后要经常请假了,你可得保护好自己。下课了,赶紧回家。”

于秀英比她大两岁,懂得也不少,点头道:“你放心吧,我哥在我们学校隔壁工厂上班,我们都是一起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