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乔家,张婶又补充道:“你家二小子两口子现在天天上班,没时间管孩子,老乔就把她带来的闺女和你家大孙子送进了机械厂的育红班。”
杨玉贞知道机械厂育红班一般只收三岁以上的孩子,温宝儿刚好三岁,能上小班;乔明泽那孙子还不到三岁,只能去托小所,得加钱!
“老乔一向舍得,一个月掏八块钱,说比请人带划算。就是孩子遭罪,早上老乔骑车带去,晚上再跟着回来,赶上雨雪天,两孩子路上冻得直哭。”
旁边的李妈接话:“老乔的脑子好用,反应还是快,特意在自行车后座装了个藤条篮子,四周用防水布裹得严严实实,跟个小摇篮似的,就怕雨雪渗进去。温宝儿小,坐在前面的大梁上,他还特意加了个小椅子。”
老乔是个聪明能干的人,这点是共识。
虽然他什么事都不能自己干,但他有主意,喜欢使唤人,没有杨玉贞用,他就出点钱用别人,也是能达到目的。
“不过,玉贞啊,你得赶紧把老乔管着,他一个大男人,现在除了撒钱就是撒钱,估计一个月工资剩不了几个子了。”
“现在外面也热闹了,”张婶又指着院外,“零星有摆摊卖吃的了,包子、馒头、稀饭都有,你家老乔现在一天三顿都在外面吃,说外面的饭虽然不算多好吃,但不用自己开火,省事儿。”
一天三餐在外面吃,哪怕早上中午吃食堂,那钱也不老少啊。
杨玉贞听着,心里了然——没了她和安寡妇这两个被乔家当成“吸血包”的人,乔家父子就是累点,日子肯定是能过得下去的。
乔明泽工资高,又顾惜自己,舍得花钱,只要没人拖后腿,没有杨玉贞,他也要比一般人过得好得多。
“除了吃的,和送孩子去育红班,你那新儿媳妇在家是真一点不动弹,三个大人出来整整齐齐的,家里却是又脏又乱,你家老乔现在收拾家都请人了。”
就是家里乱了点,不过乔明泽有办法,隔十天半个月就请李家大姑娘李春华来打扫,一天给一块钱,既能把家收拾干净,又不用自己动手。
说起李春华,街坊们又多了些话:“李大家姑娘干活麻利,擦桌子、扫院子、洗床单,样样都能干。可惜就是命不好,这过了年都二十三四了吧,唉,就是下乡把时间耽误了,要在城里早找了人家了,现在只怕只能找那二婚头的。”
“安家的小寡妇知道后,还跟你二小子闹了好几回,说你二小子“心里装着李家大姑娘”,哭得大院的人都笑死,谁能看上那不孝子。”
“他对亲妈原配媳妇都那样,小寡妇看不清现实,她以后也是自寻死路一条。”
在这些女人心中,想嫁人——找老乔也不能找小乔啊!
杨玉贞理解,很多小年轻们“伟大的爱情”就是需要家人环境不断的反对,才会持久而珍贵,家里人不反对,接纳了,柴米油盐的,谁和谁能天长地久的爱!
都是凡人,都有缺点。
三十分钟不到,杨玉贞就掌握了她离开之后,乔明泽的所有近况,包括他的衣食住行一切行动。
比如他每天晚上一回家,把两孩子扔给二儿子夫妻,自己仍旧到老郑家睡觉,因为两孩子夜里要哭好多次,住隔壁哪怕夏天再热,都要关窗户睡觉,不然太折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