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十一点半,店里已经挤得转不开身。
伙计们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个个精神头十足。
王建军以前卖包子还手抖,现在端着铜锅走得稳稳当当,还能跟客人唠两句:“您慢用,不够再加菜,咱们的食材都是今早刚送的,新鲜得很!”
李卫国负责收银,算钱又快又准,客人都说:“还是退伍军人靠谱,办事利索!”
这时候人们吃一桌时间很长,翻台的时候都到了一点多,二点多了,还是有不少客人等到这个时候。
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客人还是络绎不绝。
杨玉贞看着满店的热闹景象,心里满是踏实——从流动早点摊到火锅店,从四十二名没经验的退伍军人到如今熟练的伙计,这一路的辛苦没白费。
她相信,凭着这地道的味道、新鲜的食材和实在的服务,这家火锅店肯定能在清水市站稳脚跟,让“军民鱼水情”的招牌越做越响。
腾明远半夜没睡,现金就结了一千二百八十六块钱。
一下子就能把这么多天杨玉贞借出去买菜的钱一次性还光,冰室里那些肉,就是纯赚的。
杨玉贞上辈子是知道何景行有商业能力,所以直接给何景行带几个新人到各乡镇收猪收羊收牛,这时候的大动物都是集体的,村人很少养,让何景行带人带车去买回来,丰富肉食来源。
五月又来了批转业军人,刘副县长也算黑的,把剩下的退伍军人打包全送来了,五十七个人。
这也是极少有的历史时期,太多乡下知青开始回城了,就业压力成倍的增加,国家现在不管你吃得好不好,主要不能饿死人。
往所有的岗位上塞人,不管你这个单位还要不要人了。
全国开始流行一个新说法,就是一个人的工作两个人干,一个人的工资两个人领,一个人的饭,两个人吃。
主打一个都不饿死。
好在杨玉贞早有打算,五十人一进来,饭店全部消化完毕。
就这一百来号人其实也不够,鱼水情流动早点铺子还没有满负荷呢?
真要满负荷了,五十辆车,至少要配五十个人吧,为这五十个人的早点,至少要配十人以上的厨房专业人员,另外还有火锅店,剩下三四十人也是要忙得脚不沾地。
刘副县长每周过来“考察”一下,杨玉贞打过招呼,他这是记账不收钱的。
考察了半天,他就想和杨玉贞商量下,每年四月,七月,十月都有转业的军人,七月这一批,暂时不知道多少人,但应该也有几十名,问杨玉贞能不能再拿下。
杨玉贞点头。
因为杨玉贞每次不管交给她什么任务,她都是点头,好像完全能吃下,从不打折扣,刘副县长心里有点没底,看了秘书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