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带着大家的成果去北京了,"他看着一张张年轻而疲惫的脸,"无论结果如何,这三个月的工作都已经意义重大。我们不仅做出了科研成果,更找到了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他特别嘱咐李明远:"我走后,田间试验不能停。特别是那个分期播种试验,数据要继续收集。"
然后又对小陈说:"可视化材料再多准备一份简版,万一汇报时间压缩,我们要能灵活调整。"
早晨七点,方稷回到宿舍简单洗漱。他特意换上了那件很少穿的中山装,仔细打好领带。镜中的自己虽然难掩疲惫,但眼神中充满坚定。
小杨开车送他去机场。"教授,您在路上睡会儿吧,"看着方稷眼下的黑眼圈,小杨忍不住说,"身体第一。"
方稷点点头,却打开了报告:"我再过一遍汇报提纲。"
机场高速上,朝阳刚刚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方稷望着窗外的景色,突然说:"小杨,你知道我们这项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吗?"
小杨摇摇头。
"不是技术本身,"方稷缓缓道,"而是证明了一条路可以走得通。证明了中国农业可以在保障产量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证明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可以完美结合;证明了我们科学家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出贡献。"
机场出发大厅里,方稷办理完登机手续。在安检口前,他再次打开公文包,确认所有材料都带齐了:研究报告、视频资料、补充数据...
方稷对小杨笑笑,"让领导看看实实在在的成果。"
通过安检后,方稷回头望了一眼。小杨还在原地挥手,阳光透过玻璃幕墙,为整个场景镀上了一层金边。
飞机起飞时,方稷透过舷窗向下望去。实验站的轮廓渐渐变小,那片他们辛勤耕耘的土地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打开报告,开始最后演练汇报内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一次,他带给北京的不仅是一个技术方案,更是一个关于中国农业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