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大民富商苏半城 > 第399集:存银破万,商队扩编

第399集:存银破万,商队扩编(1 / 2)

平遥秋声:十万银与万里商路

十月的平遥,秋阳把古城墙染成蜜色,空气里飘着酿醋坊的酸香与粮栈的陈谷气。汇通票号总号的账房窗棂敞着,风卷着几片槐叶落在红木案上,老周的手指在账本上重重一点,皱纹里都浸着笑:“东家,您瞧!府城六家分号活期存银七万三千两,县城十二家分号两万八千两,加起来足足十万零一千两!”

苏半城放下手里的密押册子,指尖拂过账本上墨迹未干的数字,指腹能触到毛笔划过纸页的凹凸。他想起正月十五挂出“活期存银”木牌那天,平遥城的雪还没化尽,卖醋的王掌柜攥着五十两银子,连问三遍“明天真能取?”,如今不过十个月,存银就从两万两翻到十万两,比他当初在煤油灯下算的账,快了整整一倍。

“老周,把各分号的现银储备账取来。”苏半城声音里带着笑意,却没忘了稳妥。老周应着转身去柜里翻账,木梯在楼板上踩出“吱呀”声,窗外忽然传来驼铃响——是张家口分号的商队回来了,铜铃在秋空里荡出清越的调子,苏半城走到窗边,看见十几峰骆驼驮着布囊,正从南大街往票号后院走。

“东家,您看这储备账。”老周把一叠账本递过来,“府城分号现银够支用,就是县城分号,像介休、祁县那几家,最近取银的百姓多,现银有些紧。”苏半城翻着账页,目光停在“介休分号:本月活期支取超存入三千两”那行字上,忽然想起上月去介休,看见分号门口挤满了扛着粮袋的农户,都是把卖粮的银子存进来,又怕急用随时要取。

“存银多了,商队得扩编。”苏半城把账本合上,指节在案上轻轻敲着,“咱们的商队现在只走上海、蒙古两条线,运的都是票号客户的货,往后要把长江水路也打通,从上海到汉口,再从汉口到西安,还有新疆那条路,得找熟悉驼道的驼户领头。”

老周愣了愣:“新疆?那路可远着哩,听说要过沙漠,还得防着土匪。”

“远才要去。”苏半城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揉得有些发皱的信笺,是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商户写来的,说当地洋行收皮毛给的价低,还总拖延付款,想把银子存在晋商票号,可现在汇通的商队到不了,银子运不进来也兑不出去。“你想,要是咱们的商队能到迪化,商户把皮毛通过商队运到平遥卖,银子直接存在当地分号,要兑到上海、汉口也方便,这不比把银子放在洋行里稳当?”

老周摸着下巴点头,忽然又想起一事:“招人容易,可商队的管事不好找,得懂路、会看天气,还得能跟沿途的驿站、驼户打交道。”

苏半城笑了:“早有人选了。张家口分号的赵驼子,走蒙古驼道二十年,去年还帮咱们把被土匪扣下的货给要了回来,我已经让人去请他了。”

话音刚落,账房外传来伙计的声音:“东家,祁县乔东家来了!”

苏半城赶紧起身迎出去,刚到前院就看见乔致庸穿着藏青缎面马褂,手里拄着根乌木拐杖,正站在那棵老槐树下打量新挂的“汇通商队”木牌。“致庸兄,怎么突然过来了?”苏半城上前握住他的手,只觉掌心粗糙,都是常年握算盘磨出的茧。

“听说你要扩商队,还想往新疆走,我这心里痒,特意来瞧瞧。”乔致庸哈哈笑着,眼睛扫过院里堆放的驼铃、麻绳,“你这步子迈得大啊,承宗,我看你是要把晋商的生意,做到全天下去!”

两人进了客厅,伙计端上刚泡好的祁门红茶,茶香袅袅绕着杯沿。苏半城把迪化商户的信递给乔致庸,又讲了扩编商队的打算,乔致庸越听越点头,最后把信放在桌上:“你说得对,咱们晋商不能只守着山西、蒙古这几块地,洋人都把银行开到上海、汉口了,咱们要是不往外走,将来商户的银子,都得流到洋行里去。”

“不是我一个人走。”苏半城端起茶杯,指尖碰了碰温热的杯壁,“十二家票号联号的时候,咱们说好要互通商路、共享客户,这次商队扩编,乔家票号要是有客户要运货,只管跟咱们的商队走,运费还是按之前说的,给联号客户减半。”

乔致庸眼睛一亮:“我正想跟你说这事!祁县有几家做绸缎的商户,想把绸缎运到汉口去卖,可洋人的船要等半个月才开,还总丢货,要是你们的商队能走长江水路,他们肯定愿意跟。”

两人正说着,赵驼子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身粗布短打,腰间系着根牛皮绳,脸上刻着风霜,进门就拱手:“苏东家,乔东家。”

苏半城赶紧让他坐下,递过一碗热茶:“赵大哥,路上辛苦了。扩商队的事,跟你说的那些条件,还满意吗?”

赵驼子喝了口茶,抹了把嘴:“满意!您给的工钱比我在张家口做跑街多两倍,还答应给我家小子在票号找个伙计的差事,我没啥不满意的。就是新疆那条路,得等开春再走,冬天沙漠里冷,还容易起沙尘暴,怕伤了驼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