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时砂遗楼 > 第646章 守护者对未来时空的展望与规划

第646章 守护者对未来时空的展望与规划(1 / 1)

1967年冬至的日内瓦会议中心,壁炉里的火焰跳动着橙红色的光,将守护者们的影子投在巨大的全息地图上。江浅推过来一叠蓝图,最上面那张用朱砂标着“时空保护机制草案”,边缘处还沾着1938年的时砂痕迹。“我们不能总在起火后才泼水。”她的指尖划过地图上闪烁的危机点,那些红色标记从1913年的巴尔干一直延伸到2077年的预测区域,“得像1938年修防空洞那样,提前给未来时空搭好防护骨架。”

铁匠的定星锤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全息地图突然切换成三维的能量网络模型。“俺们村1913年修水渠,不光要能引水,还得防着天旱水涝。”他的能量流注入模型,在关键节点上标出螺旋状的“时空水闸”,“这些节点得用陨铁混着各时代的‘记忆材料’——1938年的家书、1967年的芯片、未来的生物晶体,让时空自己记住该往哪走。”

张敏的教案本自动翻开到未来规划页,上面用三种笔迹写着建议:她自己的朱砂字提出建立“时空档案馆”,收集各时代应对危机的方法;陈守义的铅笔字补充要在学校开设“时空感知课”,从孩子抓起;艾伦的电子笔记则附上了量子加密的存储方案。“1938年重庆防空洞的教训告诉我们,光有硬件不行,还得有代代相传的‘使用说明书’。”她指着页面边缘的插画,那是个跨时空的课堂,1913年的先生、1938年的教员、未来的AI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陈守义的目光落在模型中2049年的区域,那里预测会出现新型时空裂隙。“俺在武汉防空洞见过,有些裂缝不是突然炸开的,是慢慢‘锈’出来的。”他调出自己的感知日志,上面记录着时空纤维老化的能量特征,“得像给老房子刷油漆那样,定期给时空‘保养’。”他建议组建“时空养护队”,用守护者能量给薄弱区域“打蜡”,就像1938年的士兵给步枪涂油防锈。

艾伦突然调出一段加密视频,是他用神经头盔记录的未来幻象:2100年的孩子们在公园里玩耍,手腕上戴着简易的能量监测手环,当有轻微时空波动时,手环会变成彩色的螺旋,引导孩子们用集体游戏的方式稳定能量。“这不是空想。”他的指尖划过幻象中的手环,与1938年林秀芝的陶哨产生共振,“就像现在的地震预警,未来的时空防护也该是日常化、生活化的。”

科研团队的生物学家苏菲推来基因测序仪,屏幕上显示着守护者与普通民众的基因对比。“这里有个‘时空适应基因’,在守护者体内更活跃,但普通人也有,只是需要特定刺激。”她指着基因链上的螺旋结构,“我们计划开发‘时空营养剂’,用陨铁提取物和植物活性成分激活这个基因,就像给庄稼施肥,让每个人都能长出点‘防护力’。”

在讨论建立全球时空监测网时,铁匠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1913年他祖父手绘的“地脉图”。泛黄的麻纸上,用朱砂标出的能量节点竟与现代卫星测绘的92%吻合。“老辈子叫‘地脉’,咱们叫‘时空纤维’,其实是一回事。”他将地脉图扫描进系统,与未来规划图重叠,“未来的监测站得建在这些老节点上,就像给老树根添新土,不能瞎刨。”

当话题转向时空科学教育时,米格尔的全息投影突然加入会议——他已经是纽约时空防护高中的老师了。“我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用1938年的陶哨和2067年的声波仪做对比实验。”他展示着课堂视频,拉丁裔的孩子们跟着陶哨节奏跳舞,同时用平板电脑记录能量变化,“他们不觉得这是科学,觉得是魔法加游戏,学得比谁都快。”

江浅的手指在蓝图上敲出节奏,将所有建议整合成“时空保护三级体系”:一级防护是全球能量网络,像人体的骨骼;二级是各时代的本土化措施,像肌肉;三级是全民参与的日常防护,像皮肤。“就像1938年的抗战,既要有正规军,也要有游击队,更要有全民抗战的决心。”她的目光扫过壁炉里的火焰,那些火星仿佛变成了各时代的守护者,在时空中传递着火种。

铁匠突然起身,定星锤在会议桌中央敲出深深的印记。“俺们打铁有个规矩,打什么样的铁器,就得先在心里想出它十年后的样子。”他的能量流顺着印记蔓延,在桌面上组成跨越百年的时间轴,每个节点都有守护者的誓言,“1913年俺爹发誓要护住手艺,1938年俺们发誓要护住家国,未来的守护者,该发誓护住所有时代的人。”

张敏的教案本在这时发出柔和的光,页面上浮现出所有参与者的能量印记,组成巨大的螺旋。“这才是最好的规划。”她的声音带着泪光,“不是冰冷的图纸,是热乎乎的人心串在一起。”1938年的陶哨声、1967年的警报音、未来的孩子们的笑声,在螺旋中交织成和谐的乐章。

会议结束时,窗外飘起了雪花。江浅将最终方案输入全球信息库,加密密钥是铁匠定星锤的能量频率、张敏的朱砂配方、陈守义的生物电场、艾伦的量子密码的组合。“这把锁,得所有时代的人一起才能打开。”她看着雪花落在全息地图上,那些未来的危机点在雪花的覆盖下,渐渐变成了绿色的希望。

陈守义突然指着窗外的雪,那些雪花在接触到会议中心的能量场时,竟在空中组成细小的螺旋。“你看,连老天爷都在帮咱们。”他的左臂印记与雪花共振,在雪地上投射出未来的图景:无数双手——1913年的、1938年的、未来的——正共同托举着时空,那些手的纹路,组成了守护的螺旋。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会议中心时,蓝图上的规划正在慢慢“活”过来。时空保护机制的节点开始吸收各时代的能量,科学教育的课程表自动生成跨时空的师资名单,养护队的日程表上已经排满了未来百年的计划。铁匠的定星锤轻轻敲击蓝图,发出的声音与1913年的打铁声、1938年的防空警报、未来的钟声完美重合,仿佛时空本身在回应着这些守护者的誓言。

江浅在日志的最后写道:“最好的未来规划,不是预测明天会怎样,而是让每个今天的努力,都能成为明天的基石。”她合上日志,封面的螺旋印记突然亮起,与窗外雪地上的螺旋、未来幻象中的螺旋遥相呼应——那是所有时代的守护者与民众,共同编织的时空安全网,柔软却坚韧,能兜住过去的遗憾,也能接住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