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八章 劝降(2 / 2)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山行章:“大王求才若渴,宽厚仁德。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大王深知将军乃被迫从贼,其情可悯,其才可惜!故特遣某冒险前来,陈说利害。望将军能明辨时势,弃暗投明,助朝廷平定西川,则不仅可免杀身之祸,更可保全家族,将来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岂不远胜于为逆贼陪葬,身死族灭为天下笑?”

李振的话语,如同精准的手术刀,一层层剥开了山行章所有的侥幸、恐惧和犹豫,将血淋淋的现实和最诱人的前景同时摆在了他的面前。

帐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油灯灯芯偶尔爆开的噼啪轻响。山行章胸膛剧烈起伏,内心进行着天人交战。李振也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终于,山行章长长地、沉重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抬起头,眼中虽然还有挣扎后的疲惫,却多了一丝决断:“先生……所言,字字诛心,却句句在理。某……确已无路可走。”他苦笑一声,“陈敬瑄、田令孜,非人主也。宋行能,豺狼之性。某不愿与之俱焚。”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李振郑重抱拳:“承蒙大王不弃,先生冒险前来指点迷津。某……愿降!愿助大王平定西川,戴罪立功!”

李振大喜,立刻还礼:“将军深明大义,实乃西川百姓之福,朝廷之幸!大王得知,必欣慰不已!”

既已决定投降,山行章立刻变得主动起来。他请李振重新坐下,神色凝重道:“先生,某既已决意归顺,这蒙阳的宋行能,便是我等送予大王的礼物!只是宋行能麾下仍有不少死忠,强行起事,恐伤亡巨大,且难竟全功。”

李振点头:“将军可有妙计?”

山行章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如今彭州粮道已断,军中存粮每日减少些分量,勉强还可支撑五、六日。而从成都方向来的粮队,按惯例,也还需要五六日方能抵达。如今军心本就惶惶,流言四起。只需派人暗中在宋行能各营散播消息,就说成都粮道亦被朝廷大军截断,援粮无望!再围困两日,其军心必溃!”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届时,我可暗中控制城门及部分要害。待其军心涣散,士卒饥饿恐慌之时,以火光为号,我于城内发动,打开城门,引大军入城!里应外合,可一举擒杀宋行能,平定蒙阳!”

李振听得眼中异彩连连,抚掌赞道:“将军此计大妙!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便依将军之计!我即刻返回禀报殿下,严密围城,并准备好信号。城内一切,便托付给将军了!”

“必不负所托!”山行章斩钉截铁道。

双方又仔细商议了联络方式、信号细节、动手时机等各项事宜,确保万无一失。直到一切敲定,李振方才起身,在山行章心腹的秘密护送下,如同幽灵般悄然消失在蒙阳的夜色之中。

送走李振,山行章独自站在帐中,望着那盏摇曳的油灯,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而冰冷。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已再无回头路。要么功成,享受荣华;要么败亡,万劫不复。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唤入帐外的心腹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