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问计昭熙(2 / 2)

她指着章程里的条款解释:\"楚吴国的劳动党党章写着'总裁为党的最高负责人',这本身就把党变成了私人机构。

为什么不能改?你们可以提议,把'总裁'改成'书记',规定这个职位必须由基层党员选举产生,任期两年,不得连任超过两届。头衔变了,权力的性质就变了。\"

金哲皱起眉:\"朱征钊不会同意的。他说'皇室担任党魁是联邦规定'。\"

\"联邦规定的是'国家元首为朱氏宗亲',没说'劳动党魁必须是国家元首'。你们也可以在党内选举时,提名非皇室成员担任书记,让皇帝保留'总裁'的虚职。\"

她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关键是要掌握提名权。工会、农庄、工厂支部,这些基层组织的提名票加起来,足够选出真正代表无产阶级的人。皇帝要面子,就让他挂个空衔;我们要里子,就把决策权抓在手里。\"

赵立柱的问题更具体:\"代国的朱俊桑总说'集体决策要听党魁的',我们的提案总是通不过。\"

\"这是把'民主集中制'变成了'个人专断制'。\"朱昭熙举着虞国如今的例子,\"你们看,虞国的重大决策要过三道关:支部大会讨论、地方委员会表决、中央委员会审议。任何一级反对,都要重新论证。就算我这个书记不同意,只要两级委员会都通过,提案照样生效。

去年讨论'北方农场劳动改造期限缩短'时,我担心影响改造效果,投了反对票。但中央委员会的投票结果是17票赞成、3票反对,方案照样推行。现在看来,缩短期限反而提高了改造效率——这就是集体决策的力量。\"

这话让来访者们沉默了。他们想起自己国家的劳动党会议:议案往往由\"总裁办公室\"提前拟定,投票时只问\"同意还是反对\",从来没有\"重新论证\"的机会。

\"书记同志,\"林阿秀忽然问,\"您说真正的党魁可以是'书记员',可我们的'总裁'连会议记录都不看。怎么才能让他们放弃手中的权力呢?\"

朱昭熙笑了:\"不用让他们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力,君主立宪制度不就给了大家一个思路么,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但是也没说一定要排斥使用资本主义发明出来的手段啊,更何况君主立宪制度也是我当年给越国皇帝朱高煦提出来的,大家完全可以借鉴嘛。\"

她笑着看着金哲说道:\"金同志,你们的党章规定'总裁提名部门负责人',但没说'提名必须通过委员会批准'。下次提名时,你们就以'候选人不符合劳动标准'为由否决,连续三次,他就不得不按你们的意思提名了。\"

赵立柱挠头:\"可我们怕被扣上'反对皇室'的帽子。联邦宪章不是说'各国需保持朱氏宗亲统治'吗?\"

\"保持统治,不代表保持实权。\"朱昭熙的语气严肃起来,\"我作为虞国的皇帝,也是朱氏宗亲,但我作为皇帝的职权仅限于签署已经通过的法案。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宪法里规定'国家行政权由虞国行政委员会行使,我就算是虞国的皇帝,也不能以皇帝的身份插手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