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现代计划(2 / 2)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但有个重要前提,推进现代化不能破坏你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南熙洲的牧场是你们的根本,不能为了建工厂、修铁路就随意占用牧场。考察队会与你们的部落首领共同商议,寻找最合适的地点,尽量减少对放牧活动的影响。”

朱见沽彻底放下心来,脸上露出感激的憨笑:“非常感谢您,嘎扎尔汗!您考虑得太周到了!我们完全听从您的安排,您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不是听从我的安排,而是我们一起商量着来。”朱昭熙纠正道,“虞元国是你们自己的国家,你们才是主人。我只是帮助你们搭建桥梁,具体如何实施,还要根据你们的需求来决定。”

当天下午,朱昭熙立即召集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会,专门研究前往虞元国考察的具体事宜。参加会议的有铁路部门、矿产部门、教育部门和工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大家听说要帮助虞元国推进现代化,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也提出了不少实际问题。

铁路部门的张局长首先发言:“南熙洲地形复杂,有草原、山地和河流等多种地貌,修建铁路的难度不小。而且虞元国缺乏工业基础,铁轨、枕木等材料都需要从虞国运输过去,成本会相当高。”

“成本高也要推进。”朱昭熙坚定地说,“可以先修建一条短途铁路,连接主要聚居点和港口,先解决货物运输问题。比如将南熙洲的羊毛、肉类等特产运到港口,再通过船舶运往虞国,这样既能增加牧民收入,又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矿产部门的李部长提出建议:“之前我们了解到南熙洲可能有铁矿和煤矿,但具体储量尚不清楚。考察队前往后,要重点勘探这些资源。如果矿产资源充足,将来在虞元国建设钢铁厂,就能减少对虞国的依赖。”

“这个建议很好。”朱昭熙表示赞同,“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必须全面掌握。另外,还要注意勘探石油资源,现在火车、汽车都需要石油燃料,如果能在南熙洲发现石油,将对现代化建设非常有利。”

教育部门的王局长提出了具体方案:“接收虞元国的年轻人来学习没有问题。但他们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需要先从文化基础课开始教起,再逐步教授专业技术。我们可以在职业学校开设专门的培训班,配备懂蒙古语的教师,这样他们学习起来会更容易。”

“这个安排很合理。”朱昭熙点头说,“还要解决好他们的食宿问题,发放生活补贴,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另外,除了年轻人,也可以邀请一些部落首领和官员来虞国参观,让他们亲眼看看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回去后能更好地带动民众。”

工业部门的刘部长补充道:“在帮助虞元国建立工业体系时,要注意因地制宜。比如可以先从农畜产品加工入手,建立羊毛加工厂、肉类罐头厂等,这些产业与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衔接紧密,容易获得民众支持。”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各部门就如何帮助虞元国实现现代化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朱昭熙认真听取每个人的发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确保各项计划切实可行。

最后,朱昭熙总结道:“帮助虞元国实现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各部门通力合作。考察队要在一个月内组建完成,成员要包括各领域的专家。同时,我们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为虞元国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

她特别强调:“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虞元国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现代化不是要取代他们的传统,而是要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