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还要去合作社查看麦种试验田的进展情况,后天要去医院视察扩建工程的开工情况,这些工作都不能耽误。”
李怡拿出笔记本,仔细记录下明天的行程安排:“您放心,这些都已经安排妥当。合作社那边,赵教授已经完成了试验田的详细规划,就等您去实地查看。医院扩建工程的资金也已经到位,明天就能正式开工。”
朱昭熙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虞元国地图仔细研究起来。地图上清晰标注着南熙洲的地理特征:草原用绿色标注,山地用棕色标注,河流用蓝色标注。
她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说:“这里是虞元国的都城所在地,人口相对集中,旁边有一条大河,水力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建设第一个小型发电站。
从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到东边的港口,距离大约三百多里,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不大,可以作为第一条试验性铁路。”
李怡凑近地图仔细查看:“这里还有一片湖泊,周围土地平坦开阔,很适合建设学校和农机厂。”
“确实如此。”朱昭熙表示赞同,“考察队到达后,要重点考察这些区域。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因为建设工厂、修建铁路就破坏河流和草原。现代化不是要征服自然,而是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她继续补充道:“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还要帮助虞元国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可以先从基础识字教育开始,逐步引入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要注重培养本地教师,让教育真正扎根于当地社区。”
李怡认真记录下这些要点,然后问道:“关于考察队的安保工作,需要特别安排吗?”
朱昭熙思考了一下说:“考察队要有足够的安保人员陪同,但不要过分张扬。重要的是要让当地民众感受到我们是去帮助他们的,而不是去强加什么。考察队成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蒙古语日常用语,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接着,她又嘱咐道:“你明天联系一下商务部,请他们准备一份虞元国可能需要的商品清单。我们要了解当地牧民最急需什么,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同时,也要调研一下虞元国有哪些特产可以销往虞国,帮助当地民众增加收入。”
李怡一一记下这些指示,然后说:“我会立即去办。另外,是否需要安排一次朱见沽陛下参观虞国现代化设施的行程?让他亲眼看看现代化带来的变化,这样他回国后能更好地向民众解释现代化的好处。”
“这个建议很好。”朱昭熙赞许地说,“可以安排他参观我们的纺织厂、发电站和铁路调度中心,同时也要让他看看我们的学校和医院。现代化不仅是机器和设备,更重要的是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两人又就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讨论,直到夜幕降临。朱昭熙看着窗外渐亮的灯火,语气坚定地说:“帮助虞元国实现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这对整个熙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