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兵锋,又是否够锐利?
可徐庶这几年身体似乎有恙,能否撑得住,还是一个问题。
对了,再让江东配合出兵,攻打寿春,或者广陵等地,那也能分散曹操的兵力。
王安自然不知道诸葛亮心中谋划了这么多的事情,庞统却沉默了。
谁来代替法正的位置,这是一个难题。
蓦然间,庞统把目光看向了王安,目光灼灼。
“不知守义可能担当此重任?”
王安瞬间就明白了庞统的意思,心中却泛起了一丝苦笑。
“大兄,兄长日间便说安太过胡来,茫茫大山也不怕子龙他们迷了路,我这般人,怎能担当此重任?不过我心中倒是有一人可以随军参赞,但也仅仅只能是参赞。”
王安的脑海中想到了一个人,若是作为参谋,而不做具体的事务,这人应当是可以胜任的。
“何人?”
“守义快快说来。”
王安见二人这般,也不扭捏,只道出了一个名字,诸葛亮闻言略带狐疑。
“幼常年幼,虽然机敏,也有些才干,但怕是难以担当此重任。”
“兄长,只是出谋划策,具体如何执行,还是主公说了算,如此清贵之职,正适合幼常。何况主公北伐,必然会带上黄公衡。”
王安解释道。
“何以不选自己?”
诸葛亮有些狐疑。
“我,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一眼,再看王安模样,便知接下来再怎么问,也问不出来。
“既然如此,便勉力一试。”
诸葛亮微微颔首。
“如今法孝直故去,尚书令一职空缺,东州士人群龙无首,也该当扶植一二才是。”
庞统却在边上思索道,法正死了,东州士人便少了一个领头人物,益州的平衡也将就此打破。
“李正方如何?”
诸葛亮说道。
李严本身是荆州人,曹操南下之时入益州,为人颇有才干,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错。”
庞统也是微微点头。
至于王安,则是保持沉默,这些事情,尚不是自己能够参与的。
三人又在府中聊了一阵,而后才散去。
王安心急回家陪关凤,便早走一步,诸葛亮也不着急,在送走王安之后,转过头对庞统说道。
“今日能得士元相助,亮不胜感激,但亮与孝直、守义有一事谋划许久,不知士元可愿一听?”
庞统闻言,双目精光一闪,又看看左右,才小声说道。
“孔明有何奇谋?”
“亮,是故意放那曹真和夏侯尚二人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