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天文报告只将其描述为一片“异常的星际尘埃云”,直到那片“尘埃”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星辰……
东京时间下午三点十五分,当太阳的边缘被第一缕诡异的绝对黑暗悄然侵蚀时,整个人类文明似乎被某个无形的大手给攥住。
“不……不对劲……那不是日食……现在也不是日食的时间。”
京都大学天体物理实验室里,研究员盯着高分辨率光谱仪上传回的、正疯狂跳动的数据。
看着那越来越不对劲的数据,面色有些惨白。
“那就像是……一片黑洞……它在吸收!太阳发出的所有频段的光子,都在接触那片‘云’的瞬间,几乎都消失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吸收率!这……这违背了所有已知的物理定律!”
他那年迈的近段时间将要退休的导师,现在也赶了过来。
他盯着主屏幕上那正在缓缓合拢的、将太阳变为一弯微弱残月的漆黑之幕,喃喃自语:
“简直就是……绝对黑体……宇宙中怎么可能存在如此大尺度的、近乎理想的绝对黑体……”
他的话很快被淹没在街头骤然响起的、席卷全球的恐慌尖啸中。
无他,只是因为……
黑雾来的实在太快了……
……
在这一期间。
社交媒体彻底爆炸。
像是什么,#太阳正在消失#,#黑雾#,#怪兽又出现了?#……
这样的话题后面跟着无数血红色的“爆”字。人们疯狂地涌上街头,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令人窒息的末日景象。
阳光正被不可逆转地剥夺,世界迅速陷入一种违背常理的昏暗——并非夜晚的降临,而是仿佛整个星球被投入了一个巨大而冰冷的显影液罐子,色彩饱和度急剧流失,只剩下灰黑冰冷的绝望色调。
……
人本身是昼行生物。
千百万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深深的刻进人类的基因里。
即使是现代社会,熬夜这种事情也并非是大部分人的作息规律。
不谈生物钟的影响,光是太阳的消失,就已经让世界乱作一团。
黑暗的影响是立竿见影且灾难性的。
“报告!全球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十分钟内归零!”
“北美电网频率急剧下跌!负荷中心大规模停电!”
“同步轨道通讯卫星信号丢失超过百分之七十!GPS导航全面失效!”
各国紧急应变中心的通讯频道里,绝望的呼喊此起彼伏。
人类社会赖以为生的能源动脉和信息神经网络被瞬间斩断。
全球气温正以每小时1摄氏度的速度暴跌
城市陷入黑暗,交通彻底瘫痪,仅存的电力在寒冷和恐慌中迅速消耗殆尽。
天为什么黑得这么快?
这样的问题无人能够解答。
街头,便利店被惊慌的人群洗劫一空,但抢到的食物和瓶装水在急速下降的气温中迅速变得冰冷。
饥饿和严寒成为了比那遥远黑雾更迫在眉睫的威胁。
军队被迫开上街头维持秩序,但坦克和装甲车也需要燃料,而燃油在越来越低的温度影响的环境中正变得粘稠。
科学家们利用尚能运行的近地轨道卫星和高空探测器,拼凑出这黑雾的恐怖特性,并通过残存的低频无线电波和地面光纤网络,艰难地向公众传递着解释:
“公民们,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宇宙现象……”
一位资深天体物理学家在仅有应急电源的广播电台里,声音沉重而疲惫,“这片‘黑雾’,其微粒对可见光波段的光子具有近乎完美的吸收率,不进行任何反射或折射。这导致阳光无法抵达地面。”
“更致命的是,”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艰难,“它能严重衰减甚至屏蔽绝大多数频段的电磁波。我们的通讯、网络、雷达……几乎所有现代科技的眼睛和耳朵,都被蒙住了。而且,被吸收的巨量太阳能去向成谜,它没有显着升温,能量仿佛……被它‘吃掉’并储存了起来。”
一段时间后,生物学家也开始在后续的广播中补充:“地球上的光合作用已经停止。”
“这意味着,全世界的植物……将会在几天内开始大量死亡。海洋浮游植物也是如此……它们是地球氧气和食物链的基础。我们面临的,是一场……”
他哽咽了一下,“如果这场灾难持续下去……将会是一场生物圈级别的灭绝事件。”
绝望,如同黑雾本身,冰冷、粘稠、无声地渗透进每一个人的心脏。
然而,在无尽的黑暗中,人性的微光依然在挣扎。
社区里,邻里们自发组织起来,共享着寥寥无几的发电机燃料、罐装食品和毛毯。
蜡烛和手电筒成为了最珍贵的物资。人们围坐在冰冷的公寓里,依靠彼此的体温和低语抵抗着深入骨髓的寒冷和恐惧。
地下掩体、核电站、地热能源站、大型科研机构成为了人类文明最后的堡垒。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拼尽全力维护着核能、地热等少数不依赖太阳的能源设施,尝试建立其他不依赖电磁波的联络方式,为文明保存最后的火种。
“我们不能放弃!”
“只要还有一个人,还有一丝光,我们就必须战斗下去!”